当前位置:首页>>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
【身边的榜样】莫紘:践行初心三十载,担当使命千余次
时间:2022-03-1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检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现在我们办了1000余件案子,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担当检察使命,守护公共利益,办好下一个、下下个1000件案子。”提起检察三部负责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和公益诉讼工作,莫紘总是充满了干劲。近年来,莫紘秉持着“检察官是公益利益的代表”这一理念,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带领全科干警,迎难而上,共办理各类案件1000余件。

 

 

 

莫紘同志,现任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三部主任,从事检察工作三十余年,始终战斗在办案一线。先后担任过控申科副科长、公诉科副科长、公诉科科长、综合监督科科长、民事行政检察科科长、检察三部主任。多次获得铜梁区人民政府嘉奖、三等功,2016年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被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授予三等功,2020年被铜梁区委评为“铜梁区新时代担当作为奖”先进个人,2021年被铜梁区委评为“铜梁区优秀政法干警”“铜梁区优秀共产党员”。

 

山沟沟河边边 守护青山绿水

 

“莫科每天的平均步数,没有2万步,也有1万5。”在铜梁区检察院,干警们习惯称呼莫紘为“莫科”。“做公益诉讼就是这样,山沟沟河边边,哪点都要走个遍。”青山绿水检察蓝,莫紘早对这样的日常工作习以为常。涪江铜梁段、淮远河铜梁段、巴川河等三条“重庆市最美河流”,上千家养殖场,上万处窨井盖......2017年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以来,莫紘的脚印遍布铜梁区28个镇街。

 

2017年7月,铜梁区检察院接到群众反映,辖区内红蝶渣场有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卫生。

 

“我们沿着渣场岸边来回勘查,终于查明红蝶渣场‘关而不停’,仍然威胁着母亲河的安全。”提起当年的排查工作,莫紘仍然记忆犹新。早已关闭停产的重庆铜梁红蝶锶业有限公司,把生产的碳酸锶废渣及燃烧废料堆放于厂区旁涪江江边的滩地和岸坡处,存在防洪安全隐患及水体污染隐患。

 

2017年11月,铜梁区检察院积极落实市检察院挂牌督办和市检察一分院交办要求,对红蝶锶业公司违法堆放固体废物问题深入调查,向怠于履行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在铜梁区检察院历时三年多的持续跟踪监督下,由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强化行政监管,责令红蝶锶业公司委托专业机构对渣场开展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编制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组织专家评审,最终制定了渣场整治方案。2020年8月,整治项目整体施工完成并通过验收,工程总耗资1500余万元。经过整治的废渣场变为绿地,还修建起了一层层美观的防护坡。

 

“这个治理工作硬是好,根除了二十几年的污染顽疾,我们才吃得上干净水、安全水、放心水。”今年4月,莫紘和干警们公益诉讼“回头看”,得到群众频频点赞。昔日群众反映强烈的废弃渣场,如今已是绿草茵茵;曾经遭受污染的地方,现在也修建起了层层防护坡和健身步道。

 

此案是“保护长江母亲河”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中的重头案件。莫紘结合办理该案获得的宝贵经验,牵头起草了《“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实施办法(试行)》《“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后者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并探索试点重点河流山林“生态检察官”责任制,以加强对重点河流山林资源的协同保护力度。

 

金饭碗银饭碗 唱响绿色致富经

 

“莫科,这儿到处都是鹌鹑粪,臭得遭不住,养殖户啷个住得下去哟!”2017年7月,前往旧县街道走访调查鹌鹑养殖污染问题的干警们捂着鼻子直嘟囔。“这点污染是恼火,但是养殖户的饭碗没得错。金饭碗银饭碗,要绿色也要发展啊。”莫紘皱着眉,望着被满天苍蝇包围的养殖场和养殖户们陷入沉思。

 

 

 

2017年1月,在铜梁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这条意见,“旧县街道辖区养殖了150多万羽鹌鹑,既无粪便、污水等处理设施,又无用地、环评等手续,导致周围苍蝇横飞、臭气熏天,对周边群众造成严重影响。”

 

 

 

“旧县街道80年代起就养殖鹌鹑,担起了重庆80%的市场,解决了上千人的就业。要治污,就要挨家挨户做工作。治污不是要砸金饭碗银饭碗,而是要绿色也要发展,让大家一起绿色致富。”讲起当年走访的几十个养殖场、几百家养殖户,莫紘眉飞色舞。

 

 

 

2017年11月1日,铜梁区检察院召开案件协调会,向4家职能部门和旧县街道办事处负责人通报案件调查情况,11月17日,铜梁区检察院分别向相关部门发出诉前督促履职检察建议,在明确“刚性监督、柔性帮扶,既查问题、又促解决”综合治理原则的基础上,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对旧县街道鹌鹑养殖污染实施综合整治。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职能部门迅速启动整治工作。2017年12月,旧县街道鹌鹑养殖污染治理第一期工作完成,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6月,关闭搬迁、限量饲养、停养治理、集中利用4项分类治理整治工作全部完成。2019年,由政府牵头推动,旧县街道第一个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在檬梓村落成,鹌鹑年产量达50万尾,“铜梁鹌鹑”正式开启现代化养殖模式。

 

 

 

“多亏检察官帮我们治污,现在环境好了,也不臭了,我们不但没被砸了饭碗,还靠标准化养殖提高了收入,现在一年十几万,我都要劝外出打工的亲戚回来返乡创业养鹌鹑。”2020年3月,莫紘和干警们公益诉讼“回头看”,养殖户们拉着她的双手就不撒手。

 

 

 

此案入选2020年度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公益诉讼的司法倒逼,地方政府的环保决心,养殖产业的市场需求,汇聚成推动当地鹌鹑养殖产业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当地鹌鹑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鹌鹑蛋产量占西南地区市场销售量的70%。

 

路边边井盖盖 守好“脚底下的安全”

 

“莫科,这边井盖又丢了个。马上40度了,井盖都放高温假了,我们好久歇一歇。”2020年7月,头顶烈日对铜梁城区窨井盖进行排查的干警们玩笑道。“路边边井盖盖,井盖虽小,民生事大。井盖放了高温假,‘脚底下的安全’更要守好了。”擦了把流水似的汗,莫紘也笑道。

 

2020年初夏,铜梁区检察院接到群众反映,辖区内多处街道有问题井盖,“要么歪起斜起,要么破破烂烂。”

 

“井盖是否缺失,有无破损、松动错位?井盖归谁所有、谁负责?井盖用途怎么分类,证据怎么固定?”提起当初的排查工作,莫紘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炎炎夏日。这一轮排查,共发现有严重问题的窨井盖11处。窨井盖缺失、破损、松动、凸起以及道路中窨井盖下陷……莫紘和干警们白天外出排查,夜里加班加点,将现场勘查过程制作成一帧帧多媒体,以便之后公开审查听证示证。

 

2020年7月27日,铜梁区检察院对窨井盖问题治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举行公开审查听证,听证会邀请了3家职能部门及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社区居民代表等7名代表为听证员。对窨井盖的缺失、损坏、凸起、下陷等问题,3家部门都认了“账”,也做出解释,并当场表态:散会后马上整改。为确保整改到位,10月16日,铜梁区检察院就窨井盖问题治理立案并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全面开展窨井盖安全隐患排查。

 

不到两个月,3个部门陆续发回检察建议回复,均表示对排查出问题的窨井盖进行了维修更换,同时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共整治问题窨井盖253个。

 

 

 

“多亏了你们,问题井盖没有了,脚底安全了,走路安心了。”今年2月,莫紘和干警们公益诉讼“回头看”,过往群众纷纷点赞。

 

“‘检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体现检察担当,就从守好‘脚底下的安全’做起。守护公共利益,就从办好手头每一件案子做起。现在我们办了1000余件案子,今后我们还要继续牢记为民初心,担当检察使命,办好下一个、下下个1000件案子。”面对挑战,莫紘知重负重,从容以对。

 

版权所有: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检察院 联系电话:023-456720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