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时节,我有幸受组织安排前往国家检察官学院参加最高检国际合作局举办的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从习近平法治思想、外交政策、涉外法律制度等,精心编排的课程以专题讲座、课程讲授、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通过“滴灌”和“碰撞”的方式让我树立信念、拓宽视野、增进素养。7天的学习体验和感悟既是风劲帆满图新志,又是奋楫笃行再起航。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法治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强顶层设计,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开展涉外刑事检察工作要以“大”协同的站位和“大”涉外的视角,加快战略布局,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当下,国际竞争中制度、规则、法律之争愈演愈烈。涉外刑事检察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就要回归高质效办案这个本职、本源。以最高检提出的“三个善于”为引领,以应勇检察长给出的“三大法宝”(严格依法、实事求是、遵循规律)为抓手,涉外刑事检察工作要在实体上、程序上、效果上一体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要求,主动融入涉外法治工作大局,更好融入服务民族复兴伟业。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在当前扩大开放的背景下,涉外刑事检察人才有着新的内涵。一名合格的涉外刑事检察人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以实践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促创新,精准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需求,为涉外刑事检察工作提质增效添砖加瓦。
理念新,天地宽。作为一名刑事检察干警,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要“内中有外,外中有内”地开展涉外刑事检察工作,切实提升涉外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以高质效履职积极投身涉外法治建设,为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