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2年1月11日在重庆市大足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孙 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围绕服务保障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践行全区总体发展思路,紧扣“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检察工作总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大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坚定理想信念铸牢检察忠诚,切实为大局服务
全力夯实政治建检。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深刻汲取邓恢林案件教训。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向区委、区委政法委和上级检察院请示报告工作156项。打造全区首家机关党建现场教学实训基地,党建引领业务实现双提升。严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各类学习、讲座及活动130余次,筑牢政治忠诚。
竭力服务重大决策部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办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传销、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107件261人,涉案金额2.7亿余元,稳妥办理涉全区稳定的阳某等人组织非法聚集案、杨某某等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助力决胜脱贫攻坚,将基础帮扶与产业巩固结合,对接帮扶的47户贫困户全体脱贫销号,对侵占惠农资金90万元的张某依法提起公诉,推动金山世纪星学校污水漏排扶贫项目鱼塘治理,及时维护24户建卡贫困户水产养殖经济利益。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12件15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72件,运用多重检察手段监督打击巴岳山非法采矿乱象,督促整治智伦电镀园超标排放工业废水,推动园区引资技改、绿色发展。唱好“双城记”发力“经济圈”,与四川乐山、安岳、重庆荣昌等7地检察机关建立公益诉讼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联合巡查4次,摸排线索10条,协作办案4件。
倾力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抓实“六稳”“六保”,深化检润民企司法服务,联合区工商联建立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作机制,定点维权60家企业,建立服务机制6项;坚持院领导带队上门司法服务,常态走访150余次,帮助反映问题、解决困难39个;专人办理涉市场主体案件233件,其中谭某某逃税案等3案入选全市检察机关保护民营经济典型案例、古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严厉打击涉疫情犯罪,批捕4件4人、起诉7件7人,维护了良好的防疫秩序。
二、强化履职担当贡献检察力量,全力为平安筑基
大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充分发挥批捕起诉职能深化平安建设,五年来批捕1696件2221人,起诉2815件3826人。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起诉涉恶犯罪41人,成功办理了汪某某等13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立案监督的周某恶势力团伙案入选全市检察机关扫黑除恶典型案例。坚持“破网打伞”,移送涉黑涉恶问题线索20条,区纪委监委纪律处分20名公职人员。加大“打财断血”力度,引导公安机关依法追缴800余万元涉案财物;坚持“一案一整治”,发出检察建议9份,助推“行业清源”。
扎实开展反腐败斗争。立案查处职务犯罪案件14件17人。配合完成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职能、机构、人员的转隶。建立健全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形成打击职务犯罪工作合力。应邀提前介入职务犯罪案件调查3件,起诉职务犯罪案件26件35人,成功起诉了涉案金额均超过1000万元的胡某、王某某重大受贿案。
践行“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情节轻微犯罪依法不批准逮捕370人、不起诉496人,促成刑事和解68件。信访接待成功息诉罢访41次,检察室下沉一线就地化解矛盾200余次,被表彰为全市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派出检察室。向相关行政单位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8份,帮助加强相关领域堵漏建制40余项。
三、深耕法律监督展现检察作为,不断让正义彰显
更高标准做优刑事检察监督。优化刑事侦查监督,监督公安机关立案52件56人、撤案41件,追捕、追诉104人,纠正侦查活动违法48件,追捕的赵某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监督移送的李某非法采伐野生楠木案入选为全国检察机关监督优秀案例;前移监督端口,设立派驻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检察室,开展执法监督177次。强化刑事审判监督,依法提出刑事抗诉6件,法院改判5件。夯实刑事执行监督,依法收监执行57人、变更强制措施68人,有效督促相关司法机关规范刑罚执行。
更细举措做实民事、行政监督。办理各类民事行政案件633件,提请上级院抗诉5件,协助上级院办理抗诉12件,获准抗诉10件。向区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5份,再审改判案件8件,达成执行和解结案3件。强力维护司法权威,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5件,移送涉罪线索3人。办理的陈某虚假诉讼案等3案入选全市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典型案例。深化审判程序、执行活动监督,促进法院规范审理、依法执行。发出行政检察建议15份,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助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与区司法局建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协作机制,扩大监督案件来源;着力破解欠薪难题,支持起诉为236名农民工追收工资136万元。
更新理念做好公益诉讼监督。主动汇报并推动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实施意见》、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决议》。积极与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审计等13个部门签订公益保护协作意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公益诉讼观察员,聘请专业人士兼任特邀检察官助理,以协作共赢凝聚公益保护合力。五年来,开展“保护长江母亲河”“村镇供水安全”“国有财产保护”“消防安全”等专项行动15次,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262件,其中7案入选全市检察机关公益保护典型案例。
四、深推改革创新激发检察活力,努力为发展赋能
纵深推进检察司法改革。深化司法责任制落实,实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和检察官办案终身负责制,有效实现“三类人员”人岗匹配、权责统一、有序衔接、高效运转。全面实施“捕诉一体”改革,将16个内设部门整合为10个,机构精简37.5%,一线办案力量增加15.3%,切实优化了职能配置、提高办案质效。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严格落实院领导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制度。
持续优化检察工作质效。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主导责任,切实维护当事人诉讼权利,2018年以来适用该制度办理案件2430件3110人,适用率86.9%。不断降低“案-件比”,严格控制办案中退查、延期等给当事人带来的“诉累”与程序空转,司法效率明显提升,“案-件比”2020年度考评在全市检察机关排名第一。
潜心精耕检察亮点品牌。持续打造“莎姐”未检特色,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不捕58人、不诉62人;对未成年被害人实施多元救助,心理疏导40人,司法救助35人,发放救助金55万元,办理的彭某性侵案入选全市检察机关未检典型案例;创新普法宣教,助推“大足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成并使用,原创《青春无毒》动漫微视频获第十六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一等奖,“莎姐”青少年维权岗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设立“河段检察官”负责濑溪河、太平河流域环境公益保护,开展巡河巡岸110次,推动治理受污染饮用水水源地9800余亩、整治入河排污口236处、修复被损耕地130余亩、林地480余亩,公益诉讼部门荣获重庆市“最美河湖卫士”称号。创设“文化遗产检察官”,当好大足石刻守护人,开展文物安全巡查16次,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4份,助力落实文物保护经费400余万元,成功办理全市首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工作成效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宣传,北京、河南等地检察机关主动交流学习,在全国形成较大影响。
五、深化队伍建设提升检察形象,持续为前行蓄力
深化素能建设固本强基。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岗位练兵、挂职参训、业务培训班等各类训练活动57项、2200余人次;注重培养工匠精神和司法能力,组建公诉专业团队4个,精准办理贪渎、网络、金融、知识产权等专门领域刑事案件。积极参加各类业务竞赛,先后有2名干警被评为全市检察业务“标兵”,“青年励新班”培养机制入选全国检察教育培训改革创新100例。
主动接受监督规范权力。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年度检察工作、认罪认罚从宽适用、民事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重点工作9次,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面对面沟通130次,落实建议46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及新闻媒体参加案件公开听证24件,当事人同意检察机关处理意见的比例达100%。公开法律文书3132份,自觉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狠抓纪律作风从严治检。每年专题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入开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教育活动;紧盯重点部门、重要节点、关键岗位,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开展执法办案、纪律作风等检务督察60余次,入职谈话、廉政谈话300余人次。着重完善制度,制定出台《检察人员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情况报告备案制度》等机制30余项,推进纪律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新时代、新需求,依法履职、守正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
一是下功夫、严整治,高站位抓好教育整顿。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四史”教育、英模教育、警示教育等各类学习、培训及活动44次,全院干警坚守政治忠诚、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狠抓纠查整改力度。扎实开展谈心谈话、问题填报;深入开展举报线索核查、涉黑涉恶案件倒查、智能化数据排查、重点案件评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清查和法律监督专项检查,筛查案件4300余件、重点审查案件600余件,有效做到了查处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所查案件自评并经教育整顿指导组抽查,未发现违规违法问题。出台《检察人员“八小时以外”行为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关于离任检察人员从事法律执业的规定》等19项制度深化顽瘴痼疾整治,坚持长效常治。
二是保平安、促发展,高水平服务中心大局。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全年批捕295件391人、起诉592件796人,突出打击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犯罪,批准逮捕故意杀人、伤害、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24人、起诉25人,批准逮捕“两抢一盗”案件118件137人、起诉122件144人;强化维护公共安全,起诉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犯罪112人;着力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批捕涉“黄赌毒”类犯罪96件114人、起诉102件119人,为建党100周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主动强化市场主体保护。持续推进“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专项行动工作,严格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依法不起诉5件5人,化解涉企案件矛盾13件次,为8名涉案市场主体挽回经济损失37万元;院领导包案推进涉民营企业“挂案”清理,25件涉企“挂案”全部清零;走访服务定点企业25家,开展普法宣传19次。深度参与区域社会治理。在办案中化解矛盾纠纷60余件次,办理的杨某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执行案中,经多次组织协调、深化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和解有效化解双方三十年积怨。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检察室“定点+巡回”接访制度,接受群众来信来访124件次,领导干部参与接访85件次,未发生涉检到市访、进京访。
三是办实事、求极致,高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财产安全的突出关注。扎实开展“全民反诈”“断卡”专项行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4件25人、涉及“两卡”案件46件114人;深入开展“保知识产权、护知名品牌”专项行动,强化涉案线索“双向移送”监督,立案监督涉知识产权案件3件3人,办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件2人,熊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入选为全市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迫切关心。深化“河长+检察长”机制,在区河长办设立检察联络室,组建长江生态检察官办案团队,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4件6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34件,重点查处违法排污、非法占地、非法捕捞、非法狩猎等人民群众身边的不法行为。针对发现的龙家河沟水污染问题,通过公益诉讼诉前磋商,促使相关行政单位投入资金216万元进行治理,使“污水沟”重回“清水渠”。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的深情关切。依法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13件13人、起诉10件10人;跟踪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助力8人回归校园、10人重新就业。全面深化“莎姐”大普法,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公益保护等法治宣讲18场,赠送资料3200余册,惠及师生1万余人。
四是精办案、重监督,高标准提升履职水平。刑事诉讼监督持续强化。监督立案3件3人,监督撤案17件,纠正漏捕13人、漏诉19人,提起抗诉1件并获法院改判,纠正侦查活动违法15件,其中陈某聚众斗殴案入选全市检察机关立案监督典型案例;派驻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检察室提前介入59件次,有效促进侦查取证提质增效。开展整治违规违法“减假暂”,排查案件130件136人次;开展未羁押判实刑集中清理,监督收监执行42人;向区纪委监委及上级检察机关移送职务犯罪线索7条。民事行政监督稳步推进。协助上级院办理案件5件,均获准抗诉;与区法院、区公安局、区司法局建立虚假诉讼惩治协作机制,再审检察建议监督2件虚假诉讼案件均获采纳;开展“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发出检察建议5份,切实保护土地资源。
五是强担当、护公益,高目标守护美好生活。深入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摸排公益诉讼案件线索52条,办理行政公益诉讼37件,整改完成率97.3%,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5件、民事公益诉讼1件、支持起诉4件,共追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75万元。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督促行政机关执法检查农药经营门市、摊点90余家,投入整改资金202万元,研发升级农药进销登记备案系统,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200处,有效护航春耕农业生产,守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动行政机关对38家养老机构食堂开展集中排查,查处食品安全问题35个,切实保障入住老年人合法权益。开展烈士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督促修缮受损烈士纪念设施5个,建议划定保护范围2处,切实捍卫烈士英名、传承革命精神。
六是抓队伍、强基础,高要求打造检察精兵。抓实专业化素能建设。分类开展培训,实行“岗位辅导+授课观摩+实战竞技+挂职进修”四位一体培养模式,举办各类专题讲座12次,开展案件评查、文书评比、跟庭考核等练兵活动4次,组织各类技能培训630余人次。自觉接受内外监督。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认真研究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联络。深化推动以公开促公正,邀请51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公开听证11次。
五年以来,区人民检察院稳步发展、成效明显,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做出贡献,有32个集体、65名个人先后受到区级以上表彰,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重庆市检察系统先进集体”“2016—2020年重庆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46项区级以上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看到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举措还需拓展强化;二是新时代司法理念还需与业务融合,法律监督职能还需加强;三是司法质效还需提升。对此,我院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在今后工作中切实解决和完善。
未来五年工作思路和2022年工作安排
未来五年,是我们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五年。做好今后五年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即将召开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及市委27条具体措施,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领导下,全力推进“政治建检、业务强检、创新促检、人才兴检、从严治检”,树立新时代发展观、系统谋划工作新布局、强化能动法律监督、持续做优检察履职,为我区顺利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奋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幸福新大足提供有力、有效、优质的司法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政治建设统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筑牢忠诚检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在履职办案中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将捍卫“两个确立”全面落实到检察工作中,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服务地方大局发展。全力服务保障大足成渝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建设,充分发挥“捕诉防”职能作用,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强化区域司法协作,加强跨区域、跨行业的执法司法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依法、审慎、稳妥办理涉民企案件,深化检润民企,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依法严惩知识产权犯罪,倾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竭力保障大足智慧科技新城、大足石刻文化公园新城建设。
三是提升法律监督质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树立现代司法理念,以人民的评价为最终检验标准,不断推出高质量检察产品。办好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民利案件,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强化精准监督,彰显办案“三个效果”“三重境界”,切实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案结事了政和。深推“双赢多赢共赢”格局,与各执法部门形成良性、互动工作关系,共同推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压实司法责任制,完善检察权运行机制,抓实检察官业绩考评,推动检察管理现代化。以全面综合司法保护未成年人为导向,持续做强未成年司法保护社会化大格局。加强联合巡查、执法协作、诉讼衔接,做优擦亮“河段检察官”。推进“知识产权检察官”机制,全方位护航企业创新发展。强化与大足石刻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深化“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保护、综合性法治宣传”三位一体“文化遗产检察官”工作模式,着力打造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中心,积极为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贡献检察力量。
五是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坚持人才强检,积极搭建练兵平台,加强“检校”合作,增强传帮带,强化人才孵化培养机制,完善人才梯队构建,建设学习型机关,打造检察人才高地。坚持全面从严治检,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环节,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纪律和检察机关的纪律,确保干警公正廉洁执法、忠诚干净担当。
2022年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彰显新担当。牢记“国之大者”,抓紧抓实政治建设,强化政治学习,筑牢政治忠诚,以“两个确立”统一思想行动,履行好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党建领航,以“四个一”夯实讲政治与抓业务的深度融合。持续推进“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保知识产权、护知名品牌”专项行动,坚持惩治与挽损并举,提升司法援助和诉讼维权的力度、广度、深度,打造服务民营企业立体化司法保护系统。
二是坚持“保民生、护稳定”干出新成效。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入推进“断卡”“全民反诈”专项行动,维护社会稳定、守护网络清朗;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惩涉枪爆、黄赌毒、盗抢骗等刑事犯罪。全面推进认罪认罚适用同步录音录像,推动更高标准的量刑精准化。聚焦轻罪治理,以强化引导取证、扩大公开听证、扎实羁押必要性审查、做深释法说理和完善案件考评五措并举,深入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政策。强化“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力度,健全来信接访、弱势群体关爱、“莎姐”维权等机制,把检察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三是坚持“谋发展、抓提升”实现新突破。强化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推进110可视化监督平台工作,推动实时监督。推进检察一体化,紧盯民间借贷、离婚析产等领域假官司,深化虚假诉讼监督。增强生态环境、食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国有财产、文物保护等领域公益保护,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协作配合,凝聚保护合力。
四是坚持“重自强、求极致”走出新路子。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思路,结合“三类人员”职业特点,把“因需教培”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常态化、多元化开展岗位练兵。持续优化“案-件比”,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激励干警争优创先。紧抓党风廉政建设和“三个规定”落实,坚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长效化,着力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足检队伍。
各位代表,赓续前行初心路,奋楫争先新征程。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位代表和全区人民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对标一流、勇担先锋,奋力跑好新时代赶考路,为我区高质量发展再谱新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