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推进学习型、研究型检察院建设,让爱学习、勤钻研、重实践在长寿检察蔚然成风,本微特开设“学思检悟”专栏,持续刊发长检干警在学习、办案、培训等方面的所思所感、所学所悟,敬请关注!
本期推出的是来自未检办刘婷婷的培训心得《守护未来,静待花开》。
XUE SI JIAN WU
检察名片
未检办
刘婷婷
刘婷婷,未检办检察官助理。
2024年8月,刘婷婷参加了长寿区总工会组织的心理护理师培训课。
守护未来,静待花开
2024年6月,我有幸加入了长检大家庭。走进检察院的那一天,我的内心情绪交织,既有对工作的憧憬,也有对未知的忐忑。同时,作为未检办的一名新人,我深知唯有勤勉学习,加快步伐,才能真正熟悉未检工作的职能职责,而8月份的心理护理师培训课程如同一场及时雨,让我对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有了进一步认识,更为深入了解未成年人心理特征、掌握检察办案沟通技巧打开了一扇大门。
转换理念,以优促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唯有向内审视,才能清晰地把握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而此次培训倡导的积极心理学并非像传统心理学般聚焦于问题导向,通过分析问题根源来寻求解决方案,它更强调在了解自身特质的基础之上发现和培养个体的优势资源,并通过合理发挥自身所长来不断提升自我价值感。这一理念运用到未检工作中,则是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未成年人的问题和困扰,更要着眼于发掘他们的潜能和积极品质。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定型,如果仅仅因为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犯下小恶而被打上“前途黯淡”“未来无望”的标签,无疑会让他们本就不成熟的自我认知体系摇摇欲坠,更会给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此次培训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与涉罪未成年人沟通时不应以“问题少年”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去沟通,这有利于了解他们犯罪的动机,从而推动办案审查,也能帮助他们更平和地认识错误、改过自新。
关注个案,多元引导
“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相同的叶子;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思想情感完全相同的人”,老师在培训时引用的歌德的这番话,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在检察履职办案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他们犯罪的动机、行为、结果并不相同,而未成年人犯罪同样如此,即便是简单的盗窃案件,其背后的原因也有所区别。这为我之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不能以模式化的方式去办理案件,而是要挖掘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帮教方案,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办案为基,以点带面
此次培训中,老师通过角色互换、案例分享等方式讲解了未成年人心理发展模式,指出未成年人的心理构建和行为模式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这让我认识到未检工作不能局限于个案处理,还要注重营造积极的成长环境。未检工作的原则是“教育、感化、挽救”,我们在用法律武器惩治违法的未成年人时,也应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正途。这需要我们加强与学校、家庭的协作,通过法治宣传、专门学校教育、社区矫正、心理疏导等方式多管齐下,共同打造护未守未的安全网,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提升法律意识、改正不良行为。
知不足而奋进,明方向而笃行。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未检工作的信心。未检工作不仅需要坚持依法惩教,也需要以心理知识护航未成年人成长。我将牢记初心,用法律的尺度衡量是非,用心理的温度治愈创伤,为守护未成年人的美好明天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