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检方公告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五年工作报告
时间:2022-07-0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重庆市渝中区十九届人大

一次会议文件(十六)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2110在重庆市渝中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各位代表:

我代表渝中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五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区检察院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政协和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渝中工作大局,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依法履行检察监督职责,为推动渝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司法保障。

五年来,共办理各类案件34181件。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6960,批准逮捕5270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893710727提起公诉75169301人;提请刑事、民事抗诉46件;公益诉讼立案160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38件,提起公益诉讼4件;监督纠正刑事执行违法违规168人次,审查办理控告申诉83件,开展法律监督检查评查1837720578人。

一、强办案重治理,为“平安渝中”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履行检察职责,惩防并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

深化“平安渝中”建设。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职能,扎实推进严打暴恐专项行动,批捕涉嫌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等犯罪26人,起诉在网络上散布政治谣言等犯罪5人。坚决惩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犯罪,依法对299371人涉嫌故意伤害、绑架、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被告人提起公诉坚决惩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共批捕4691人,起诉57047167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犯罪,批准逮捕22人,起诉49211人,打掉黑社会组织4个,恶势力集团5个。强力“打伞破网”,起诉黑恶势力保护伞7人。办理了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双挂牌督办的涉黑涉恶涉伞案,中央督导组挂牌督办的一批“套路贷”“黑截访”“仙人跳”案件,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行业清源。

深度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积极助推依法治区建设。扛起抗疫检察责任,依法从严从快批捕涉疫案件33人,提起公诉56人;走访企业听取意见,帮助解决问题,保障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执法办案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功能,调处矛盾纠纷1172起。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不批准逮捕1697人,不起诉1115人,不捕率、不诉率相比上个五年分别上升92.1%181.8%,对没有羁押必要的99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余某某盗窃案入选全市检察机关少捕慎诉慎押典型案例。对5291名认罪认罚犯罪被告人提出从轻或减轻的量刑建议,被告人认罪服判率达到100%。建成一体化、规范化检察听证室,对不捕不诉的972件案件组织公开听证,解“法结”宽“心结”。对1456件群众来访来信来电100%做到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办案结果或办案过程回复。针对医保资金安全、野生动物保护等社会管理问题,向有关单位部门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解决。

二、强服务顾大局,为渝中高质量发展提供检察服务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区域大事要事需求侧为牵引,应势而谋,将服务大局融入检察工作“内核”,努力为渝中发展跑出加速度提供优质检察产品。

全力服务区域重点工作。坚持把检察工作放到我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历史文化传承区、创新开放窗口区、美好城市示范区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围绕高质量发展多维度加强保障。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组建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官办公室,扎实开展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试点工作,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建立工作衔接机制,办理涉知识产权刑事案件5375人,批准逮捕9人,起诉2834人,追赃挽损2300余万元。在办理谢某某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一案时,向权利人发出全市检察机关首份权利义务告知书,促成双方达成400万元赔偿协议,该案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保知识产权、护知名品牌”典型案例。向区内有关金融机构通报高检院“三号检察建议”1,开展防范处置涉众型经济犯罪、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批准逮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洗钱”等犯罪嫌疑人76人,起诉132198人,助力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金融风险。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新津区检察院建立案件协作、信息共享、人才交流、涉检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联合办理了川渝两地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挂牌督办的俞某某等人销售假冒品牌汽车配件案,唱好“双城记”。

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着眼渝中打造全市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综合营商环境目标,找准检察工作切入点,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合同诈骗、贷款诈骗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批准逮捕91人、起诉181255人。认真落实市委、区委关于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专项行动,把让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好作为办理涉企案件的价值导向,实施“三个一律”办案机制,建立涉企案件快速办理通道,起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2026人,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民营企业负责人、重点岗位人员依法不批捕11人、不起诉55人。开展涉民企刑事诉讼“挂案”“积案”清理,对立而不侦、久侦不结、久诉未判的案件集中清理252件。监督引导民营企业规范运营,通过实地走访、普法宣传、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堵漏建制。

助力建设和谐宜居母城。聚焦“美丽渝中”建设,开展“保护长江母亲河”和“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90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80件,促使行政机关对相关责任者作出处罚34件,责令限期治理46件,助推解决生活餐饮污水直排乱排、破坏污水管网设施、在建工程扬尘和噪音扰民等问题。针对长江河道内弃置、堆放生活和建筑垃圾的问题,督促河道主管机关开展“护河净岸”行动全面清理。

三、强宗旨守民心,在增进民生福祉中树牢检察初心

五年来,我们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用心用力用情办理群众“急难愁盼”的案件和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心办理人民群众身边案件。积极开展全民反诈专项行动,将“断卡”行动作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抓手,批捕该类犯罪嫌疑人55人,起诉4862人。办案中尤其注意追赃挽损,五年共追回款物1.47亿余元,帮助守护好群众“钱袋子的安全”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批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2人,起诉1821人,办理涉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3件,对超市、酒店、火锅店、早餐店、线上商家超范围经营、违法使用添加剂、使用过期食品、虚假医疗广告宣传等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5件,提起公益诉讼3件,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制定高空坠物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方案,守护群众“脚底下和头顶上的安全”。

用力办好检察为民实事。完善12309检察服务中心”,打造智能化检察为民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来信、来访、来电“一站式”服务;以窨井盖缺失、松动、破损等问题为监督重点,实地排查辖区重点道路人行道,督促有关部门整治安全隐患;建立律师在线阅卷系统,电子案卷随案移送法院提高司法效率;理司法救助案件136件,发放司法救助款243万元,防止因案致贫。

用情维护弱势群体利益。起诉侵害农民工及妇女、老年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犯罪18362027人。加强恶意欠薪专项治理,帮助农民工追索被拖欠的劳动报酬。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批准逮捕93112人,提起公诉194223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办理涉罪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五年来涉罪未成年人不批准逮捕率55.6%不诉率39.3%建立渝中区未成年人观护基地2个,帮助43名附条件不起诉 2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如办理的通过附条件不起诉促使在校学生洗心革面一案,被最高检选入《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指导性案例实务指引》。深入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等制度,立足“莎姐青少年维权岗”深入学校、社区开展“莎姐送法”活动80次,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

四、强监督谋共赢,在维护公平正义中展现检察作为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把法律监督落实到司法办案各环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决定中、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刑事检察监督精益求精。加强立案监督 3和侦查活动监督, 五年来监督立案3148人,撤案96100人;依法纠正漏捕 438人,追诉漏犯 5132人,漏罪196条;坚决防止错误逮捕和“带病起诉”,对不构成犯罪和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不批捕逮捕812人,不起诉107161。认真履行审判监督职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688人,提出再审检察建议5件。强化监管场所监督,纠正刑事执行和监管违法63件,依法办理监外执行监督案件38件,财产刑执行监督案件54件,收监执行案件19件,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监督案件12件,重大案件侦查终结前讯问合法性审查案件24件,办理暂予监外执行提请或裁定审查案件20件,办理特赦提请审查案件5件。聚焦脱漏管7以及再犯罪等问题,监督落实社区矫正的常态化、规范化。

民行检察监督提质增效。以司法为民为着力点,重点关注涉及劳动报酬、赡养费、损害赔偿、扶贫救助、社会保障等领域案件,五年来办理民事判决结果监督案件132件,提请抗诉38积极开展虚假诉讼8专项监督活动,监督纠正虚假诉讼案件10件,保障正常司法秩序和当事人合法权益。以提升公信力为切入点推进行政检察监督,加强对行政审判违法案件的监督,开展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专项活动,重点围绕国土、环保等相关“裁执分离”执行领域办理行政执行监督案件12件。

公益诉讼检察推深做实。深化“双赢共赢多赢”理念,坚持以提出诉前检察建议促进公益保护为常态,提起公益诉讼为例外,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共审查立案160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38件,诉前检察建议占比86.3%。稳妥拓展公益诉讼办案范围,聘请以媒体记者、律师、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和人民陪审员为主的40余人为公益诉讼观察员,着重围绕弱势群体保护和轨道交通安全探索公益诉讼“等外”领域案件办理。针对辖区内停车位、岗亭、施工围挡、护栏等设施占用盲道的情形向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整治和维护盲道通行安全顺畅。与区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协作机制,与区交通局建立“河长+检察长”的依法治河新机制,促进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有效衔接,实现公益诉讼检察与法治政府建设同频共振。

五、强理念树公信,在推进改革创新中激发检察活力

五年来,我们持续更新司法理念,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检察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大力度推进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全面落实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实行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司法行政三类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员额检察官遴选制度,遴选新增员额检察官10名,建立起以员额检察官为主体的新型办案组织,司法办案质效进一步凸显。落实内设机构改革,对内设机构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结构性重塑,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机构负责到底原则,设立业务、综合等10个部门,形成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为主体的新架构。全面实施检察官业绩考评,建立以质量、效率、效果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确保放权不放任、用权受监督。

着力深化诉讼制度改革。全面实行“捕诉一体”专业化办案机制,“案随人走”后司法责任更加明确,“案—件比” 9为指引,全链条压缩案件“往复”,切实减少当事人诉累,刑事检察“案—件比”由1: 3.9降为当前的1: 1.1将未检部门职能拓展为“捕诉监防”四大职能,形成刑事、刑事执行、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均由未检办理的办案模式,构筑对未成年人全方位司法保护;构建“普通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三级递简格局,五年来三类程序适用率分别为19.5%28.1%58.4%,努力实现“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全面推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达86.9%,提高量刑建议精准度,确定刑量刑建议采纳率达91.5%,有效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全面推进“智慧检务”升级换代,完成远程视频提讯系统、远程接访工作室、律师远程阅卷、量刑建议辅助系统、案件智能评查辅助系统、移动检务平台的建设,提高科技强检水平。

积极配合做好监察体制改革。顺利完成职务犯罪侦查、预防部门和人员整体转隶工作。主动适应职务犯罪案件办理的新模式,与区监委建立个案沟通和长效协作机制,做好“两法”衔接工作2018年至今共受理监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5460人(含单位犯罪4人),开展提前介入51件,审查后决定逮捕49人、取保候审7人,起诉5256人、微罪不起诉12

六、强引领重教育,在锻造过硬队伍中夯实检察根基

五年来,我们积极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理念,深入贯彻“五个过硬”要求,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努力建设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检察铁军。

坚定不移校准政治建检“定盘星”。紧扣学懂、弄通、做实要求,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三会一课”为载体,组织干警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五年来组织召开中心组集中学习会81次,支部学习385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全院干警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五年来向区委、市院党组请示报告重大事项70余次。照市委、区委“十破十立”“五个结合”、市院“六个着力肃清”要求抓好流毒肃清工作,开展“流毒影响怎么看、全面肃清怎么办、今后工作怎么干”思想大讨论,引导全院干警对照检查、总结反思,对检委会议决案件、信访申诉案件全面回溯核查,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蓄势赋能抓牢专业强检“金钥匙”。紧贴“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扎实推进争创“学习型”检察院、争当“放心型”检察官建设。通过制定教育培训管理办法鼓励干警深造,制定激励干警干事创业实施意见和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调动和保护干警干事创业积极性。鼓励青年干警积极参与重大疑难案件办理,推选干警参加各类业务竞赛,先后荣获首届全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能手、民事检察业务能手等称号,31人入选全市检察机关人才库。

全面监督拧紧廉洁从检“安全阀”。落实“两个责任”,抓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一体开展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40余场,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精神全面深入自查自纠,结合干警问题自查、重点案件交叉评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清查、违法违纪线索核查等手段整治顽瘴痼疾,监督检查本院重点案件1257件、其他政法机关案件13654件,对认定的问题全部销号“清零”,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作为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办公室顽瘴痼疾整治联系点、中央第十三督导组观察点的任务建立健全正风肃纪长效机制,制定《机关纪律作风检查规定》《关于检察干警及其亲属从事经营活动等事项报备规定》等制度,不断强化对司法行为和检察人员的监督制约。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如实记录报告有关人员过问或干预案件和重大事项情况。常态化开展检风检纪检查和检务督查,全体干警规范履职,廉洁从检,五年来无干警因违纪违法受到立案查处。

七、强党性讲政治,在自觉接受监督中改进检察工作

五年来,我们积极践行“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理念,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自身建设,确保检察权正确行使。

“全方位”报告,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自觉把检察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民事行政执行监督、公益诉讼、人事任免等工作17次。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3件,均按期落实并反馈,满意率100%。紧扣人大决议和代表建议推进检察工作,对五年来“两会”上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梳理总结,纳入第二年年度重点工作认真推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联络工作,邀请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常态化参加检察开放日和个性化联络活动45次。

“全过程”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进案件信息公开,五年来共公开法律文书7451份,案件程序性信息10990条。加强检察工作宣传,在“渝中检察”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611条,在检察日报、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宣传稿件121篇,努力让检察工作贴近人民群众。

“全链条”监控,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开展办案流程同步监管,针对强制措施、诉讼权利保障、办案期限、法律文书公开等重点问题实时监控。坚持常规检查、重点评查和专项评查三结合,由执法办案经验丰富的专职检委会委员和各业务条线业务骨干组成案件质量评查人才库,开展案件评查20次,专项评查9次,共评查3466件重点案件,对执法不规范的问题以项目化、清单化的形式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间表,逐项整改力促规范。

五年来,我们的队伍凝心聚力、团结拼搏,我们的工作稳步提升、持续精进。先后有59个集体和147名个人获上级部门表彰奖励,多次被评为全国、全市检察调研、信息、宣传先进单位,2021年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检察院。我院干警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表现突出个人记二等功、全市十佳公诉人等光荣称号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区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检察院向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紧紧依靠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把检察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大局中去谋划推进,才能更加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确保检察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始终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准确把握检察工作规律,才能推动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始终坚持人民检察为人民,自觉践行立检为公、司法为民的宗旨,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只有始终坚持强基固本,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夯实检察工作发展根基。

过去五年,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检察工作与党委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聚焦“国之大者”服务保障大局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还不够深入,法律监督能力和办案质效还需进一步提升;三是队伍的综合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还不能完全适应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2022年的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

刚刚闭幕的区十三次党代会描绘了渝中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在新的发展阶段,我院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尤其是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精神,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体系、提升法律监督能力为主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法律监督格局,以高质量检察履职为渝中建设“四化”现代都市、打造“四区”首善之地保驾护航。

2022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

第一,聚焦发展大局新形势,以更新理念引领检察工作

深刻认识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我区十三次党代会和“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找准检察工作的发力点、结合点,聚焦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严惩危害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各类犯罪。围绕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创新开放窗口区建设,加大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犯罪打击力度,助力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加大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力度,为推动全区数字经济产业进入国家第一梯队保驾护航;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打击侵害企业和企业主合法权益的犯罪,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围绕历史文化传承区、美好城市示范区建设,加大对破坏历史文物、污染大气水源等犯罪的打击力度,构筑检察保护“屏障”,助推人文渝中在全市率先实现“碳达峰”。

第二,聚焦群众司法新期盼,以更优服务诠释为民初心

认真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示范”的总体要求,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严惩、高压态势,重拳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集资诈骗、电信诈骗、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等,把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落实到位,营造更加安全有序的城区环境,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司法办案、信访风险评估、矛盾化解同步推进。开展司法救助、追赃挽损、刑事和解等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继续大力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

第三,聚焦时代变革新要求,以更实举措强化法律监督

坚持依法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发挥认罪认罚功能,加强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不断深化刑事审判监督,完善刑事执行监督;树牢权力监督与权利救济相结合的民事检察新理念,认真研究虚假诉讼的成因和防范、发现、追究机制,精准开展民事裁判结果监督,深入推进民事执行监督;完善和落实以行政争议为牵引、以行政非诉执行监督为延伸,构建全面履职的行政检察工作新格局。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以良性互动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政和;坚持稳数量、调结构、提质效、拓领域,突出解决重点领域损害公益问题,坚持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司法状态,创新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机制,当好公共利益“守护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四,聚焦队伍建设新使命,以更大力度打造检察铁军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严格执行向党委请示报告工作制度,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检政治责任,强化党组班子自身建设,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巩固和深化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做好队伍教育整顿的“后半篇文章”。健全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全面防范化解廉政风险。加强人才队伍和素质能力建设,强化岗位练兵,扎实开展各类业务知识培训和竞赛活动,深入推进业绩考评工作,加强年轻干部的梯次培养力度,为赓续检察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新时代带来了新机遇,新使命意味着新挑战。我们将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为推动渝中建设“首善之区、服务高地、品质半岛、人文渝中”作出新的积极的贡献,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
联系电话:023-63712000 传真:023-637120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