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被水葫芦(别名:凤眼莲)、水白菜(别名:大薸)等外来入侵植物‘攻陷’的河道终于露出了真颜。”
近日,南岸区检察院检察干警联合“益心为公”志愿者,一同来到长江一级支流——苦溪河某河段,对此前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开展“回头看”,检察官熊师望指着如今碧波荡漾的河面,向志愿者余佳原介绍着这里发生的变化。
今年1月,该院检察五部在开展公益诉讼巡查中发现,辖区苦溪河干流多处河段存在水葫芦、水白菜泛滥的情形。“成片的水葫芦、水白菜在河道里快速繁殖、蔓延,整个河面漂浮着密密麻麻的绿叶,宛如一条‘绿色长龙’。”熊师望说。
这些外形看似无害的水葫芦和水白菜,繁殖能力迅速,潜藏着对河道的破坏能力——抢占河道中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破坏河道水生生态环境。同时,该河段系长江支流,而这些水葫芦、水白菜却“压缩”了河水的流动空间,如果遇到汛期,该河段的排泄能力会大打折扣。
发现公益诉讼线索后,南岸区检察院高度重视,立案后指派专人对该案跟踪办理,并委托鉴定机构专家对水葫芦、水白菜泛滥给河道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鉴定评估。
“必须马上对水葫芦、水白菜开展清理整治,提升河道排泄能力,遏制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2月28日,该院在全面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依法向有关部门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对涉案河道的水葫芦、水白菜进行清理整治和防护管理,为防汛做好准备。
收到检察建议后,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措施对河道水葫芦、水白菜进行打捞整治。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占据河道长1000余米、面积近16000余平方米的水葫芦和水白菜被清理干净,漂浮在河道上的“绿色长龙”被“截断”,苦溪河水终于重见天日。同时,有关部门还建立了长效保护工作机制,安排专人对河道日常巡查管护,切实巩固河道水生态治理成效。
“接下来,我院将继续履行好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我管’促‘都管’,与相关部门持续深化‘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形成保护合力,巩固整治成效,切实提升河道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为守护辖区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美丽生态贡献检察力量。”该院副检察长吴言才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