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检察官,我们的钱拿到了,谢谢你们!”5月初,如愿拿到劳务报酬的老陈等人,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了南岸区检察院检察官赵雅。
而这一切,还要从两个月前说起。
今年2月底,该院检察三部收到区法律援助中心移送的一条线索——14名农民工讨薪未果,希望检察机关能够支持起诉。
“这个工资拖了这么久,我们不懂法,不晓得怎么打官司。”受案后,承办检察官赵雅及时联系当事人,其中一位被欠薪的农民工老陈向她吐露着内心的无奈,并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2022年,重庆某建筑公司承接了某厂房升级改造项目,并聘请老陈等人从事空调通风作业相关劳务工作。完工后却被告知,由于公司资金紧张,他们的工资暂时欠发。最终,他们得到手的仅是一张《农民工工资支付表》。在多次索要劳务费未果后,老陈和工友们在旁人的建议下走进法律援助中心求助。考虑到老陈等人法律知识欠缺、诉讼能力较弱,赵雅在安抚老陈等人情绪的同时,及时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帮助梳理法律关系、引导收集证据、拟写起诉状等司法服务,并与法律援助律师、法院多次沟通,以强化诉讼保障。与此同时,赵雅和同事走进涉案公司,开展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该公司虽然正常经营,但确实存在一定的资金周转困难。“公司资金虽然困难,但农民工工资也不能久拖不付。”为了避免双方矛盾加深,经过综合研判案情和充分沟通,赵雅和同事们决定先通过诉前调解化解纠纷。他们一边积极释法说理,引导公司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另一边引导当事人向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提起申请,再由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启动联调机制,依法对案件进行诉前调解。3月13日,赵雅以支持起诉人的身份依法参与法院诉前调解。随后在检察院、法院、法律援助中心等共同努力下,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公司于4月30日之前支付所欠的24万余元劳务费。至此,从支持起诉到达成调解,在前后不到15天的时间里,农民工讨薪纠纷得到了化解。“解决劳动争议,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至关重要。”该院为推动辖区劳动关系溯源治理,积极与法院、司法、人社、工会等有关单位合作,共同构建辖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近日,南岸区检察院、法院、司法、人社、工会五家单位正式签订《五方联动机制》,推动“专业培训+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矛盾化解”的多元解决路径,全流程参与群众性劳动争议纠纷化解,从而实现对辖区内劳动矛盾纠纷的快处快办。“劳务报酬是农民工最直接、最核心的权益。我院将切实贯彻‘抓前端、治末端’的工作理念,当好护‘薪’人,解决烦‘薪’事,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推提升辖区社会治理水平。”南岸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乔梅表示。来源|重庆检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