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黄勇接手一件未成年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在收到南岸区公安局的起诉意见书和相关卷宗材料后,黄勇立即开车前往看守所提讯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
“这是个不一样的孩子,他看起来阳光、清秀,很有礼貌。这样一个本质不错的孩子,就这样把他关进监狱,实在是令人惋惜。”黄勇心底暗想。
刚开始,王小强对黄勇也有抵触和畏惧。黄勇并没有直接从案件开始讯问,而是面带笑容的问道:“小强,这些天在里边过得怎么样?差什么东西不?需要什么东西,姐姐可以帮你买。……”
就这样,从家长里短开始,小强那畏惧、警戒的眼光慢慢湿润了。小强也从心里接纳了黄勇,他告诉黄勇:因父亲长期酗酒后殴打妈妈,9岁时,妈妈便离开了他们,后来,他一直和爸爸生活。案发时,他刚满16周岁,这7年来,父亲酗酒的恶习,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历害,经常酒后殴打他,父亲曾半夜将他拉起不准睡觉,让他跪啤酒瓶盖,让他半夜出门给其买酒等。案发当天,小强一个人安静的在卧室做作业,父亲在客厅饮酒后,多次将小强叫到客厅说话以发泄情绪,小强对父亲的这种行为不满,便独自回到卧室继续做作业。晚上21时左右,父亲来到卧室要扇小强耳光,被小强躲闪开,父亲便又用拳头打小强头部,并将小强的眼镜打落在地,小强想制止父亲殴打自己,但没有成功。便将父亲推倒在床上,父亲起来后仍继续要殴打小强,小强再次将父亲推倒在床上,并用左手抓住父亲的右手,右臂压住父亲的颈部,父亲用力挣扎并多次挣脱小强控制,小强也多次以同样方式压制住父亲,如此反复多次,几分钟后小强发现父亲不再挣扎,并发现父亲已经死亡。小强当时很害怕,一个人跑到网吧去上网,直到第二天下午,小强还去学校上了晚自习,并将杀死父亲的事告诉了同学和姑姑,在姑姑家人的陪伴下,小强到派出所归案自首。
听完小强的叙述,黄勇的眼睛也湿润了,“这又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她在心里默默的念道。
“小弟娃,别害怕,以后姐姐来帮你。”说着,黄勇主动伸手拉住小强的蜷缩的小手。那一刻,这个已陷入绝望的少年心头突然感到一阵暖意,倔强任性的嚎啕大哭起来。
以后的日子里,黄勇顶着重庆8、9月那40多度的高温,奔走于看守所、司法局、学校、小强的家与检察院之间。20多次与被害人家属的沟通交流,10余次到学校找老师、校长了解小强的学习状况,数次到小强所在的社区及司法所了解帮教的生活情况,不知流了多少汗,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在黄勇的勤勉努力之下,社区、司法所、学校及被害人家属全部愿意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对小强进行帮教和监管,最后,检察院对小强作出微罪不起诉的决定。
虽然小强从看守所出来了,但黄勇并没有就此罢休。黄勇经常到小强姑姑家里去看他,询问他的情况,给他讲法律、讲人生、讲道理。小强的姑姑说,自从黄检察官同他谈话后,小强开朗多了,人也懂事了,也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了。为了让小强从阴影中走出来,坚强面对人生,黄勇积极对小强进行心理疏导。在了解到小强想继续上学并喜欢汽修专来时,黄勇又帮助他联系了一所职业高中,让他读了他最喜欢的汽修专业。
现在,小强依然和黄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时常向她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前不久,小强还告诉她“自己交了个女朋友”,将来毕业后,打算去做汽车销售工作,来感恩和回报社会。7年来,通过这种方式,黄勇挽救了100多名失足未成年人,至今无一人重新犯罪。
在多年检察工作中,黄勇深深体会到“没有不好的少年,只有不幸的孩子”,作为检察官,作为母亲,我想应该为这些孩子们多做点事,为他们撑起蓝色的天空,让他们能跟所有孩子一样看到光明的未来。
“在教育、感化、换救未成年人的路上,没有终点,只有起点……”黄勇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柔,以对法律的高度忠诚和对工作一丝不苟,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搭建起了一座预防犯罪的“防火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