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分析 ——以C市N区检察机关办案数据为分析依据 
【摘要】本文对C市N区2018年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实证研究,总结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五大特点,提出了预防、打击电信网络犯罪的具体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网络监督、强化联动机制。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特点分析;实证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大量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今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主要分为传统电信诈骗和新兴电信网络诈骗两种。前者大多利用发短信、打电话的方式实施诈骗,手段较为单一,比较容易辨别该类诈骗犯罪;后者大多利用网络平台、聊天软件等实施诈骗行为,手段复杂、作案范围广泛,让人防不胜防。 
面对严峻的电信网络诈骗频发态势,本文从C市N区检察机关去年受理的29件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入手,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日益年轻化,诈骗手段日益隐秘、复杂等特征,提出了加强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提升防骗意识,加强网络监管,建立健全网站、手机APP等平台的登记备案制度,加强跨区域、跨行业的交流合作、信息共享等针对性措施。 
一、C市N区受理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况 
| 
 年份   | 
 审查起诉  | 
 起诉  | 
 不起诉  |  
| 
 诈骗罪  | 
 电信网络诈骗罪  | 
 占比  | 
 诈骗罪  | 
 电信网络诈骗罪  | 
 占比  | 
 诈骗罪  | 
 电信网络诈骗罪  | 
 占比  |  
| 
 2018  | 
 73/192  | 
 29/119  | 
 40%/62%  | 
 57/179  | 
 23/112  | 
 40%/63%  | 
 10/14  | 
 2/5  | 
 20%/36%  |  
| 
 2017  | 
 42/90  | 
 13/47  | 
 31%/46%  | 
 35/70  | 
 16/42  | 
 46%/60%  | 
 5/10  | 
 3/6  | 
 60%/60%  |  
| 
 同比  | 
 74%/113%  | 
 123%/153%  | 
    | 
 63%/156%  | 
 44%/167%  | 
    | 
 100%/40%  | 
 -33%/-17%  | 
    |    
2018年,C市N区检察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起公诉23件112人,比同期上升44%(件)/167%(人),电信网络诈骗数占诈骗罪总数40%(件)/63%(人),从数据中能看出,2018年以来该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态势严峻,涉案人数明显增多;审查起诉的电信网络诈骗数同比上升123%(件)/153%(人),不起诉下降33%(件)/17%(人)。电信网络诈骗普发、广发的同时,承办人加大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 
二、C市N区受理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 
2018年,C是N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涉案人员年轻化且遍布各地区 
| 
  涉案地区  | 
 重庆  | 
 四川  | 
 海南  | 
 福建  | 
 黑龙江  | 
 湖北  | 
 贵州  | 
 其它  | 
 合计  |  
| 
 涉案人数  | 
 47  | 
 38  | 
 14  | 
 2  | 
 2  | 
 2  | 
 2  | 
 12  | 
 119  |  
| 
 分别占比  | 
 39%  | 
 32%  | 
 12%  | 
 2%  | 
 2%  | 
 2%  | 
 2%  | 
 9%  | 
 100%  |    
2018年受理电信网络诈骗人数为119人,其中30岁以下的人数达93人,占比78%;同时,涉案人员主要分布在重庆、四川等共15个地区,其中,重庆、四川、海南三地为犯罪分子的主要涉案区域,分别有47人、38人、14人,各占受理总数的39%、32%、12%。 
(二)涉案领域集中在部分领域 
| 
 涉案领域  | 
 涉案领域分布情况(件数)  | 
 分别占比  |  
| 
 游戏  | 
 12  | 
 41%  |  
| 
 投资  | 
 9  | 
 31%  |  
| 
 贷款  | 
 4  | 
 14%  |  
| 
 销售  | 
 2  | 
 7%  |  
| 
 其它  | 
 2  | 
 7%  |  
| 
 合计  | 
 29  | 
 100%  |    
受理审查起诉29件案件中,涉及游戏领域12件,占比41%,例如王某某诈骗案,一犯罪团伙建立了虚拟的游戏交易网络结算平台,犯罪分子王某某作为该团伙的一名马仔,在各种网络游戏、QQ群中散布虚假销售广告,吸引游戏玩家在该平台内购买虚假游戏币,从2016年3月以来,该团伙涉案资金达1000万元。涉及投资领域9件,占比31%,例如范某某、李某等30人诈骗案,嫌疑人范某某等人非法搭建虚假境外外汇指数等交易平台,招募下级代理,组织业务主管、小组长、业务员通过微信、QQ等交友软件吸引客户进入平台交易,该案被害人有2万多名,遍布全国各地,被骗资金高达4000万元。游戏领域、投资领域共占比72%,成为犯罪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犯罪领域。 
(三)团体作案现象突出 
受理的29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9件为团体作案,占比31%;其中,涉案人数达5人及以上的3件,占总数的10%,如陈某等39人诈骗案,共同犯罪人数高达39人。 
(四)作案手段以复杂化为主 
受理的29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8件犯罪手段较为单一,通常利用给受害人打电话、发送虚假信息等方式进行诈骗,占比28%,如郭某诈骗案,嫌疑人郭某电话联系受害人蔡某,谎称其儿子因贩卖毒品被公安抓获,以自己能帮忙为由诈骗蔡某5万元。21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手段较为复杂,占比72%。通常以犯罪团体实施犯罪,有的嫌疑人表面上运营公司,实则进行违法活动,案件涉及网络、金融等专业领域,办理难度相对较大。如陈某等39人诈骗案,嫌疑人设立一电子商务公司,组织程序员操作软件形成虚假指数交易平台,再招募下级代理,成立多个公司,让客户资金直接流入犯罪分子手中。该案有数千名受害人,涉案资金达1000万以上。 
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一是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主体呈年轻化,加强对青年人网络法治的宣传教育,正面引导,让普法教育多走进学校、企业等区域,采用多种方式加强网络法治教育。二是要教育公民保护好自己的敏感个人信息。公民的个人信息是犯罪分子可以用来实施诈骗的重要犯罪工具,在口常的生活中,不要轻易在房产中介、教育机构等场所留下自己敏感的个人信息;在处置保存有自己敏感个人信息的介质,如身份证复印件、快递单的时候后要格外留心。三是提高群众的防骗识骗能力。从特点二中可以看出,电信网络诈骗主要出现在游戏领域和投资领域,针对前者可在各类游戏平台、网页等群众游览量较大的网络区域发布警惕网络犯罪的滚动式广告,针对后者可通过电视广告、广播等媒体工具在金融领域、轨道交通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骗能力。 
(二)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本身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何网络缺口都可能会成为网络诈骗犯罪的有力匕首,所以网络监管必须要形成一个体系。一是要积极推进网络法制建设,做好对现有法律法规适用网络管理的延伸和司法解释工作;二是加强网站、手机APP等平台的登记备案,严格规范域名、IP地址管理,确保网站、APP等平台登记备案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且加强网络实名制管理;三是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完善网络安全评估机制,加大网络的保护力度。 
(三)形成合力,重拳出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如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手段越发“新奇”,一个案件可能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地区,所以仅仅依靠某一辖区的政法机关对该类犯罪进行打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大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联动机制。一方面,由于涉案领域广,加强对办理此类案件承办人的网络技术和业务知识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力,促进高效高质量办结案件;另一方面,由于涉案区域广,只有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合作、相互配合、促进犯罪防治的信息共享,协调银行、税务、互联网企业以及网络支付平台建立“网上作战指挥部”,完善信息系统,有效整合网络诈骗信息,加大数据关联和碰撞,充分共享信息资源,一但发现各种网上犯罪案情,可以在网上平台上联合行动,迅速协调集结,统一指挥,避免多头指挥,各自为战。 
  
  
[1]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七部副主任 员额检察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