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width: 100%; }
“今年秋天,电影《少年的你》迅速占领媒体热搜,成为全民讨论的焦点。片中展现的校园欺凌让无数人惋惜和愤怒,但是情绪沸腾过后,我们也需要冷静下来,思考以校园欺凌为典型特征的校园暴力,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因素。其实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校园暴力往往伴随着家庭教育缺位、成长环境复杂和法律观念淡薄等多重问题的叠加。”
在法治课上,赵凡检察长以最近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打开话题,拉近学生的距离,通过引用真实的数据,强调刑事责任年龄,唤起同学们对未成年人犯罪现状的重视,告诉同学们犯罪离我们并不遥远。
常见的校园暴力分为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心理暴力、网络暴力四类,其中行为暴力和语言暴力特征较为明显,容易及时发现并制止;心理暴力主要包括拉帮结派、排挤孤立他人、取侮辱性绰号等行为,网络暴力包括借助网络实施的谩骂、侮辱、造谣、人肉搜索、传播他人照片、视频等隐私行为,由于其行为隐蔽,并不容易被发觉,但往往对被侵害者的内心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赵凡检察长结合工作实践,以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强制侮辱妇女等真实残酷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直观的PPT解读了校园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和引起的犯罪种类让同学们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违法性。
“坚决不做欺凌者,避免成为受害者”,赵凡检察长给现场的同学们也提出了专业建议。作为青少年,我们要约束自我,三思而后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友好沟通;谨慎交友,警惕怂恿。当然,光是自我保护还不够,在必要时刻,我们要学会求助,及时报警,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同时嘱咐在场学生“人生就想一场直播,没有返回键,当遇到过不去的坎时,多想想法律,多想想是与非,切不可因为一时冲动,走错了关键的一步,追悔莫及”,并再次号召“做信仰法律的人,秉持心中的利剑,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授课结束后,赵凡检察长还带领“莎姐”检察官向同学们赠送了普法书籍。
在场的学生和老师都不愿退场,纷纷表示“这堂课内容丰富深刻,学习到了不少法律意识”“还没有听够,还想继续。从来没想到犯罪随时都会发生在自己身边,一定会做守法的好学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