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width: 100%; }
您的位置:首页>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十佳事例”】九龙坡:党建凝心铸魂 业务守正创新 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

时间:2024-08-15  作者:管理员  新闻来源: 九龙坡检察  【字号: | |

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化落实最高检党组关于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全市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近日,市检察院举行第一届全市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事例评审活动,评选出十佳事例10个。即日起,本微对十佳事例进行展播。

今天推出九龙坡检察院选送的作品《党建凝心铸魂 业务守正创新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

党建凝心铸魂 业务守正创新

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

九龙坡区检察院检察六部党支部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如何做好新时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九龙坡区院检察六部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力破“就案办案”思想藩篱,以党建向心力聚社会各界资源合力,以党建聚合力促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同向发力,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

建强专业力量为初心使命“践诺”

一是树精神旗帜,践行初心使命。以荣立全国检察机关一等功、获评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的吴健同志为楷模。他秉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和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坚守岗位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在全市首创社区观护、帮教等多个支持机制,实现未成年人检察链接社会资源从“无”到“有”。在强大精神感召下,检察六部党支部持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守未”路上勇挑重担,实现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从“有”到“强”。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重庆市检察机关党员示范窗口”等荣誉称号。

二是抓组织建设,夯实战斗堡垒。坚持党建业务同频共振,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部门管理和检察办案各环节。坚持透过党建看业务、透过业务查党建,落实全院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书记项目”制,将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纳入全院党建重点项目清单,作为年终党支部书记述职“必答题”,持续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

三是亮党员身份,助力社工培育。发挥“党员先锋岗”示范作用,坚持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司法为民实效,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力量培育中“亮身份、办实事”。为解决司法实践与社会工作专业融合难题,推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引导公益基金加入,实现长效保障、良性循环;支部5名党员中4名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在多家社团组织开展业务指导志愿服务。

瞄准帮教矫治为迷途知返“掌灯”

一是“用心”精准帮教。瞄准罪错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和重返社会难题,组建以“1名党员检察官+1名观护人员+1名专业司法社工+1名直系亲属”为成员的帮教团队,开展“红岩魂·山城少年”帮教志愿服务,通过参观重庆红岩旧址、研学建川博物馆、绘画涂鸦、长江骑行等活动,助力涉罪未成年人重返正道。

二是“用情”预防帮教。检察六部党支部与专门学校党支部结对联建,引入“预防针接种”理念,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涉案未成年人开展临界预防,将常住辖区的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和涉罪风险未成年人纳入帮教范围,防微杜渐、矫正行为,确保罪错未成年人帮教“一个都不能少”。

三是“用爱”重启人生。坚持帮教与关爱并重,重点帮教项目、对象成立“党员突击队”攻关,推动全区设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13个,助力140余名被帮教的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其中7人考上高等院校,4人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习得一技之长,3人成功创业,2人在疫情防控中获“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3名“摩托少年”成为在北碚山火中逆行的“救援骑士”。

链接各界资源为全面保护“聚力”

一是凝聚党委统一领导下最广泛的政府保护力量。每年向区委专题报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争取领导和支持。在区委统一协调下,联合九部门在全市率先出台《九龙坡区关于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与区民政局共同设立全市首家“莎姐”困境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基地,与区公安分局联合开发强制报告APP,破解侵害未成年人线索发现难、取证难问题,助力九龙坡区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

二是夯实涉罪问题青少年家庭保护力量。将新修订的涉未成年人法律法规纳入支部“三会一课”跟进学习,把司法办案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确定为书记抓党建的“攻坚项目”,作为常态化工作分解到每名检察官,共向“甩手家长”发出督促监护令74份。与区教委、区妇联、区关工委等开展“党建联建·家教联动”专项活动,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党员干部轮值入驻开展教育矫正、亲子关系改善、家庭跟踪指导等工作,开发家庭教育系列课程,对100余名家长一对一精准指导,获评第六届全国巾帼服务十佳优秀项目。

聚力共防共治为社会治理“开方”

一是以公益诉讼集合支持力量。把热心公益的退休党员、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干部等吸纳为公益诉讼观察员,及时向检察机关提供涉未成年人公益保护的案件线索,推动解决了一批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不履行询问报告义务、游泳馆安全隐患、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实现检察机关“单打独斗”向全社会“抱团作战”的转变。

二是以品牌联建放大支持效应。深度融合检察机关“莎姐”品牌与九龙坡区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老杨群工”品牌,打造“莎姐+老杨群工”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品牌,建立“老杨群工”参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听证、线索移送等六项制度,推动支持体系下沉至村(社区)和每一个家庭,区委政法委发文全区推广适用。

三是以“莎姐”普法扩大支持战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支部党员担任12所学校法治副校长,五年来深入中小学开展法治宣讲150余次,受众达四万余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创作拓展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的途径,全国首部强制报告公益宣传片《聚光》被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罪错未成年人帮教宣传片《摩托少年之重启人生》被最高检推广学习。

 典型意义

1.党建铸魂“强队伍”,永葆为民情怀。

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成立之初的老支部书记吴健到现在的每一位党员同志,都充分展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探索出“专业化办案+社会化服务”的未成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获评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优秀服务发展工作机制。

2.党建引领“强品牌”,助力社会治理。

将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品牌“莎姐守未”与辖区基层社会治理品牌“老杨群工”融通互促、强强联合,打通未成年人保护在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将保护链条从检察端延伸至基层网格端,打造出兼具检察辨识度和九龙坡辨识度的未成年人保护品牌。依托品牌配套机制,办理的支持起诉撤销监护人资格、追索抚养费等案件,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

3.党建统领“强合力”,融通“六大保护”。

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主动向党委汇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重大问题,构建起党委领导、人大支持、政府部门+检察机关联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撬动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助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现代化。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 联系电话:023-63426003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九龙坡微信公众号
九龙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