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width: 100%; }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年2月3日在九龙坡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 刘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区人民检察院在区委和上级检察院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高新区管委会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及区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依法全面履行检察职责结合起来,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开创九龙坡发展新境界、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一年来,共办理各类案件4960件,其中,办理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3401件4699人,居全市第二,人数同比上升21.33%;办理各类公益诉讼案件67件,全部在诉前整改到位;办理各类诉讼监督案件1374件,民事行政监督案件140件,刑事执行监督案件366件;办理控告申诉案件118件。
一、为大局服务,以法治之力维稳固安,服务高质量发展
紧紧围绕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奋力开创九龙坡发展新境界这个目标,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
守牢稳进增效的安全底线。共批准逮捕1162人、提起公诉2223人,起诉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60人。严厉打击重大毒品、诈骗、组织卖淫等犯罪活动,建议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60人,均被法院采纳。依法集中办理市检察院五分院辖区邪教组织犯罪案件,提起公诉45人,维护国家政治和政权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持“是黑恶一个不漏,不是黑恶一个不凑”,起诉涉恶犯罪8人,对利用未成年人实施“仙人跳”、敲诈勒索的陶某恶势力团伙从重从快予以指控,铲除滋生黑恶势力犯罪土壤。依法办理徐某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诈骗、组织卖淫、强奸、抢劫系列案件,将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13名涉黑组织成员报送上级检察院,选派2名检察官到市检察院五分院出庭支持公诉。扎实推进“全民反诈”,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329人,依法办理以销售保健品为名实施诈骗的“膳体纤”电信网络诈骗系列案件,2名主犯被判处14年以上有期徒刑。提前介入涉缅北集中回流人员电信网络诈骗案,已批捕17人。
营造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深入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维护经济秩序、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起诉商业贿赂、职务侵占等企业内部腐败犯罪3人,向受害企业制发完善内部管理的检察建议3份。在办理涉企案件中,为涉案企业追赃挽损450万元。针对“民刑”交织的合同欺诈案件被害人权益难以保障问题,强化内部监督,纠正1件错误不起诉案件,提起公诉后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在市检察院统筹指导下,集中办理全市13个区县公安分局侦办的330余名犯罪嫌疑人参与聚集型传销系列案件。依法履行反腐败检察职责,加强与纪委监委协作配合,积极参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提起公诉贪污、受贿、行贿等职务犯罪10人。
增添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优化完善生态检察工作机制,由长江生态检察官办公室统筹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全面落实美丽九龙坡建设工作任务。坚持专业化办案,依法起诉污染环境、非法捕捞、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8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件,形成有力震慑。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督促收缴土地复垦保证金1070万元、环境生态修复费26.7万元,复垦耕地13亩,清理生活垃圾、固体废物27吨。协同行政主管部门专项整治印刷、汽修等行业不当处置危险废物问题,整治违规商家103家。联合区河长办、区林长办等部门建立生态修复基地9个,督促22名违法人员采取损害赔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方式,参与生态修复工作,让“破坏者”变“修复者”。
二、为人民司法,以为民检察促推社会高效能治理
紧紧围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工作要求,在检察办案中传递党委政府温暖、展现司法温情,深入除险清患、做实惠民有感、促进社会治理。
积极推进轻罪治理。顺应犯罪结构变化、轻微刑事案件大幅攀升的新形势,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险性不大的犯罪嫌疑人不批捕90人,不起诉801人。加大认罪教育力度,促使2733名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与辩护人、值班律师沟通协商,依法规范提出从宽处理的量刑建议,法庭采纳率98.75%,一审服判率97.73%,减少社会对抗。检察办案坚持群众路线,认真听取被害方意见,促成双方和解谅解316件,检察环节帮助受害人挽回损失1264.67万元,推动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对案件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7份,助推诉源治理。针对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被骗问题,深入调查后向行政主管部门送达检察建议,推动完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提取、使用、监督、管理制度。
依法推动矛盾化解。妥善办理群众来信来访501人次,全部做到“件件有回复”。对于重点首次信访案件,均由院领导直接办理,向上级检察院再访率为零。对于疑难复杂、争议较大的398件案件开展检察听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进行评议,以公开促公正增公信。向因案致困的64名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12.1万元,帮助解决燃眉之急,消除矛盾隐患。评选并发布“司法为民”精品(优秀)案例10件,用直观可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引领社会法治意识。控告申诉检察团队被最高检评为“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协同加强公益保护。持续深入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紧扣党委政府关注关心、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履职尽责。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5件,督促消除安全生产隐患47处、整治不合规医疗美容商家39家,2件案件被市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着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推动行政主管部门针对现切现售水果添加甜蜜素、防腐剂等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查处行政违法6人。联合有关部门建立协作配合机制9项,其中与区司法局、鉴定机构建立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检察办案机制,获最高检肯定推广。
三、为法治担当,以法律监督维护执法司法公平公正
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加强执法司法制约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推动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的规范化、实质化运行,监督立(撤)案52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69件,协同提升刑事案件侦办质效。坚持证据裁判原则,依法追捕追诉106人,其中2人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切实当好犯罪追诉者和无辜保护者。对刑事裁判提出或提请上级检察院抗诉5件,协同提升刑事审判质效。
推动民事检察有效监督。对人民法院生效民事裁判,提请上级检察院抗诉2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4件,法院全部裁定再审,已改判2件。对于原审裁判正确的,依法作出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6件,从“监督者”的角度悉心解释,促进服判息诉。联合区法院加大对虚假诉讼的打击力度,推动改判6件。对李某串通他人虚构债务关系,利用《民事调解书》参与资产分配、逃避合法债务的虚假诉讼行为进行监督,维护司法秩序。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联合区残联出台《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工作办法》,对于诉讼能力不足的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通过出具意见书、出庭参加诉讼等方式支持起诉24件,帮助挽回工资48.9万元。
推动行政检察有力监督。深化落实联合区法院会签的《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意见》,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5件,有效解决群众诉求。积极开展行刑反向衔接,对于作出不起诉决定但涉嫌行政违法的案件,提出检察意见93件,移送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防止违法人员既不“受刑”也不“受罚”。
加强检察侦查。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注意发现司法人员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犯罪线索,报送上级检察院立案侦查2人。依法履行自行补充侦查职责,在审查起诉刑事案件中,自行补充侦查12件,及时固定补强证据,提高诉讼质量和效率。
四、突出改革求变,以多跨协同驱动最佳检察实践
紧紧围绕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检察所能,以加强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的高效协同为突破,推动检察履职工作体系变革重塑,努力形成具有九龙坡检察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打造“安商强企·九检护新”品牌。积极服务市委“一号工程”,专门制定《服务保障九龙坡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科技创新新高地工作方案》,加强涉知识产权检察集约履职,一体服务保障九龙坡区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创新发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检等四部门联合表彰为成绩突出集体。办理审查逮捕、起诉知识产权刑事犯罪48人,居全市第一。与成都司法机关联动办理制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犯罪案件,查获犯罪窝点9个,查扣涉案财产1000余万,提起公诉6人,支持被害企业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获得侵权赔偿200余万,向收寄涉案物品的物流公司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落实实名收寄等制度。提前介入全市首例涉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案,引导公安机关高质量侦办新类型案件。通过现场走访、日常联络等方式,向辖区80余家企业宣传党委政府扶持、激励创新政策,提供精准检察服务。
接力打造“老杨群工+九检莎姐”品牌。扎实推进“莎姐守未”专项行动,坚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一个都不放过”,提起公诉60人,从严提出量刑建议,5人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坚持对涉罪未成年人“一个都不放弃”,附条件不起诉并观护帮教49人,帮助14人重返校园、帮助18人解决就业、帮教对象中1人考上大学。坚持对未成年被害人“一个都不抛弃”,通过心理疏导、司法救助、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综合关爱救助15人。坚持未成年人保护“一个环节都不能少”,民事支持起诉撤销“问题父母”监护权4件、变更确定抚养权8件,督促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3人,立案公益诉讼11件,针对网吧、宾馆、KTV等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问题,督促行政主管部门对违规场所进行行政处罚5件,全面加强监管。
打造“社矫监督”数字检察品牌。从数字化赋能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切入,推动强化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管理。联合侦查、审判、执行机关归集有关数据,围绕交付执行、矫正管理、终止矫正等多跨场景,构建管理教育监督、脱漏管监督等9大法律监督数字模块,通过个案数据自动比对、异常数据及时提示、类案数据系统分析,提升管理效率和矫正效果,获评“全市检察机关优秀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区委政法委、区大数据局的指导帮助下,已通过市政府办公厅“推进区县工作专班”联合论证,顺利进入全市区县“一件事”一本账。区检察院运用“监督模型”成功办理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案件25件,及时纠正了一批传统监督模式难以发现的脱管漏管等问题。
五、加强政治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检察工作现代化
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加强党建统领,打造“清廉九检·建功九龙”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党组织党建品牌。
突出“实”字淬炼政治忠诚。领导班子带头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规范制定请示报告事项清单,完善闭环落实跟进督办机制,向区委、区委政法委和上级检察院党组请示报告重大事项32件次。制定并实施《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意见》,切实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依规用权,以政治引领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突出“融”字提升党建水平。深入推动党建和业务相融共促,在每个部门设立一个党支部,在专案组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队,作出向我院已故全国检察系统一等功获得者吴健同志学习的决定,让先进模范、党旗党徽在司法办案攻坚克难的一线高高飘扬。明确《“三级六岗”党建责任清单》,深入梳理《强党性问题检视清单》,着力加强机关党委和党支部自身规范化建设。鼓励支持检察干警参加各类党建业务竞赛、专业理论年会,引领每一位检察人员既从政治上着眼,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又从法治上着力,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突出“严”字打造廉政标杆。积极推进清廉检察院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全面实施“政治筑廉、文化润廉、监督保廉、家风促廉”四大工程,扎实开展“读廉书、讲廉事、创廉作、赏廉展”系列活动,以上率下、以正压邪,涵养浩然正气。深入排查共性风险领域25个、个性风险点36个,开展案件质量评查355件次,对不捕不诉案件、财务管理及物资采购、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组织填报防止干预司法的“三个规定”222条,针对瑕疵案件、办案不规范等情形批评教育、扣发绩效3人次,全周期加强干部管理、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落实市委、区委撤销基层检察院内设纪检组的安排部署,全力支持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六、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严格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项报告检察建议工作情况,专题研究、逐条落实审议意见。对2023年区“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梳理、高效办理、全部回复。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各界群众,监督视察检察工作、参加检察开放日、监督办案等活动316人次。尊重维护律师执业权利,以现场阅卷、互联网阅卷、异地阅卷等多元化方式提供阅卷服务867人次,推动实现律师与政法机关意见交流、良性互动。
过去的一年,区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重大事项决定专题询问,进一步推动落实《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为检察履职提供了有力监督和强大支持。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总抓手,以公正廉洁司法、依法能动履职、强化法律监督为总路径,一体抓实守护平安稳定、维护民生民利、服务中心大局,助推法治建设各方面工作,在现代化九龙坡平安法治建设中彰显新担当、干出新业绩。2023年,区检察院2名干警分别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个人和全市扫黑除恶专家人才库成员,2名干警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18件案件被评为全市精品案件和典型案例。工作创新、典型做法被法治日报、检察日报、最高检微信公众号等省级以上媒体转载推广43篇次,获得各级各类集体性表彰奖励28次、个人表彰奖励71人次。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和上级检察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区政府、区政协、高新区管委会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区监委、重庆高新区监察室、区法院配合制约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委员关心、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更高要求相比,与检察工作现代化的目标任务相比,还有短板和不足,主要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还不够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效果还不够好,行政检察工作还比较弱,从严管党治检还需进一步推向纵深、常抓不懈。对此,我们将胸怀大局、着眼长远、立足当前,认真谋划、研究、解决。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区人民检察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市委、区委部署和上级检察院工作要求谋划推进检察工作,始终保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政治底色,始终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始终彰显求真务实、担当实干的鲜明履职特征,以更高质效检察履职,全力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筑牢政治忠诚上提升新高度。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做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既做到从政治上着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又从法治上着力,扎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实施。引导党员干警准确领悟党的创新理论对法治建设、司法工作、检察履职的实践要求,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是在为大局服务上展现新担当。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从严惩治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等各类严重犯罪。积极探索轻罪治理司法实践,全力助推创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迭代升级知识产权检察、长江生态检察履职体系和机构设置,完善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履职机制。针对履职办案中发现的深层次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通过个案办理、推进类案监督、促进系统治理,以更高水平检察建议助推更高效能社会治理。
三是在为人民司法上取得新效果。坚持好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及时了解群众所急所思所盼,着力紧扣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领域开展法律监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检察听证、司法救助、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工作,切实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政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进一步做实做靓“莎姐”未成年人检察,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取得更好实效。
四是在为法治担当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开展自我监督,主动加强与执法司法部门的配合制约,强化法律监督这一宪法赋予的根本职责。进一步推动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加强对刑事诉讼全过程的监督。突出精准性、有效性加强民事检察,紧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加强行政检察。围绕解决损害公益的突出问题,提升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主动完善检察权运行监督机制。
五是在锻造检察铁军上展现新面貌。全面加强检察队伍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深化打造“清廉九检·建功九龙”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引导检察人员把深学细悟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抓在日常、做在经常,一体提升政治能力、业务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及检察职业精神。抓常抓细数字检察、典型案例工作,推进履职方式方法迭代升级。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以纯洁的党性、优良的党风、严明的党纪,锻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新时代检察铁军。
六是在自觉接受监督上迈出新步伐。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项目化”落实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提案,“精细化”加强代表委员日常联络,“常态化”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更加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切实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以人民感受为第一感受,确保检察权始终依法规范运行。
各位代表,区人民检察院将在区委和上级检察院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本次会议决议,保持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锐意进取、善作善为,为在攻坚突破中奋力开创九龙坡发展新局面、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检察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