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width: 100%; }
您的位置:首页>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检察新闻

【法制与新闻】力量用在案子上 功夫下在结案后——重庆九龙坡区检察院筑牢反诈“防护网”

时间:2022-12-16  作者:管理员  新闻来源: 重庆检察五分院、九龙坡检察  【字号: | |

2022年11月24日,《法制与新闻》杂志“探案”专栏刊登《力量用在案子上 功夫下在结案后——重庆九龙坡区检察院筑牢反诈“防护网”》一文,内容如下:

今年以来,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受理审查逮捕、起诉养老诈骗案件11件46人,涉案被害人近3万人,涉案资金23亿余元,共追赃挽损2300余万元,受理电诈及关联犯罪提捕案件37件52人,批准逮捕31件42人。

九龙坡区检察院聚焦“质量建设年”主题主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加快办案进度、提高办案质效、夯实普法阵地,以高质量检察履职筑牢反诈“防护网”,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为从组织上推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集团的打击力度,我院在第一时间成立了院党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形成院党组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九龙坡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孟卫红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该院还通过建立完善案件督导、信访对接、宣传联络、协同开展等各类机制,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规范指导和制度保障。

近日,记者梳理了九龙坡区检察院办理的几起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以期震慑诈骗犯罪参与人,提醒广大群众提高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沉浸式普法深入人心

“我从银行取完钱出来,就遇到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过来搭话,说他刚买了社保,民政局免费办理的,还打电话叫来一个自称是民政局能办社保的龚老师,聊了一会龚老师说没带现金急需用钱,我看那个老头把钱借给他了,我也就借了,哪晓得他们是一伙的骗子哟!”近日,九龙坡区检察院在辖区多个银行门口开展打击养老诈骗普法宣讲行动,受害人张大爷在检察官的鼓励下,化身反诈宣传员,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帮助社区邻居提高反诈防骗意识。

2021年6月至7月,七旬老人欧某在九龙坡区陶家镇等地,多次以“认家门”、可以帮助办理社保等方式骗取被害人信任,继而由同伙龚某假扮政府人员并以买东西差钱、身上现金不足等理由向被害人“借钱”。成功后,两人打配合支开被害人并迅速逃离现场,以此手段骗取3 名老年被害人现金共计6000余元。

今年6月,经九龙坡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九龙坡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龚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欧某拘役5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判决下来了,但如何提升养老反诈意识,守好老年人的钱袋子,一直牵动着办案检察官的心。

“本案涉案金额虽小,但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重视养老保险、急切补办社保手续的心理,假借代办养老保险的名义,降低被害人的警惕进行诈骗,这样的行为不仅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为提高老年人主动防范风险的意识,九龙坡区检察院以此案为契机,鼓励被害人化身反诈宣传员,开展一系列沉浸式普法宣讲活动。

“办理各类养老保险要到有关部门咨询了解具体政策,依法依规办理,切莫抱着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轻信他人‘有关系、走后门’的蛊惑,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活动中,该院通过播放防诈视频、悬挂横幅、 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件,现场揭露诈骗分子“代办社保”“投资理财”“销售保健产品”等几种常见诈骗套路。

另外,该院工作人员还积极同在场的老年人子女进行深入交流,建议其多关心和提醒老年人,不给骗子乘虚而入的机会,共同筑牢养老钱的安全防线。

据了解,今年以来,九龙坡区检察院先后到幸福岭老年公寓、邮电支路社区等地开展法治宣传10余次,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法治意识与防骗能力。

“除了持续深化线上线下的养老反诈宣传,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宣传与办案部门的一体履职。我们还将加大打击的力度。”据九龙坡区检察院检察二部主任郑静介绍,要稳妥推进公益诉讼,找准公益诉讼助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同时还要强化总结思考,找准养老产品虚假广告以及其他领域行业的监管漏洞,制发高质量的检察建议。

共同开展反诈宣传

“同学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仅关乎我们的健康成长,关乎校园的平安和谐,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稳定。我们不做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要做向上、自律、文明、有担当的青年。”为深入开展校园“两卡”犯罪综合治理,近日,九龙坡区检察院联合高新区公安分局、虎溪街道办事处,协同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6所高校开展反诈法治宣传。

而这样的举措,源于一起真实的案例。

2020年10月,还在重庆某高校读书的何某受社会人员汪某(另案处理)的利益诱惑,使用自己的银行卡和微信账号,通过手机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进行注册,将银行卡及微信账号上的资金兑换成虚拟货币,帮助非法资金的收取和转移。涉案金额达30余万元。

2021年6月,该案移送到九龙坡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为了更好地了解何某的学习生活经历,我们给他做过社会背景调查,发现他学习成绩良好,平时为人很友善,也没有前科记录,那么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入犯罪道路的呢?”办案检察官张顺杰就该问题和同事展开交流探讨时发现,该类情况并不是个例。

“他们一开始可能只是想找一个实习机会或者社会兼职,但是由于法治观念淡薄,很容易就会被这些‘偶然’认识的‘朋友’‘老乡’蒙骗,这些人先是会哄骗他们卖一两张,等尝到甜头之后,再威逼利诱,让他们深陷犯罪泥沼之中。”张顺杰表示,办案中应该坚持惩治与教育挽救并重,一味地事后打击不如做好事前预防,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反诈进校园”法治宣传活动刻不容缓。

经过多方交流沟通,今年6月22日 ,这场汇集了九龙坡区检察院、高新区公安分局、虎溪街道办事处和6所高校的反诈工作交流会顺利召开。

会上,四方围绕近3年九龙坡区检察院办理的高校学生涉“两卡”犯罪的基本情况、如何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学生防范意识等内容展开交流。随后,九龙坡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杨军、高新区公安分局副局长赵健志还分别向与会高校代表送达反诈倡议书。

据了解,下一步该院将坚持预防为先,与公安机关以及相关高校共同落实成立“检、警、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协调小组,由检察官、民警定期开讲法治课等措施,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防线,努力为在校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

追赃挽损取得实效

“我认识小许有十几年了,很信任他,所以就投了20多万元。我怎么都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假象。”近日,九龙坡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黄承地对此前办理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案件进行回访,交谈中卓奶奶表示,感谢检察机关及时追赃挽损,为大伙儿追回了养老钱。“商城里购买1290元的银卡会员,可返现2000元,购买 25800元的皇冠会员,可返现64510元……”据卓奶奶回忆,2017年10月,许某称买商城会员卡有大钱赚,拉拢熟识的老人们投资“入伙”。利用老人来店购买日用品、保健品的机会,他多次散发宣传单或举行宣讲会,还组织前往上海的公司总部参观。架不住眼花缭乱的宣传“套路”,先后有72名老人被骗“入局”。经查,2017年至2021年年初,许某明知本人及上家(另案处理)均无吸收公众存款资质,却以购买会员可获高额回报为名,开展推广、揽客和“返利”业务,收到会员费用后再转账上交给上家并从中提成。采取上述方式,他累计向72名被害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42万余元,案发时未兑付资金225万余元。“上家”没到案,被骗的又都是养老钱。如何最大限度追赃挽损,成了摆在办案检察官面前的最大难题。“我们了解到,这么多年下来,老人们和许某关系很融洽,只要能挽回损失,他们都愿意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黄承地介绍,全面调查其资产后发现,虽然没有可供退赔的存款和固定资产,但其名下有一家科技开发公司经营的4个零售门面,经营情况不错。该案移送审查前,许某就与部分被害人签订了《转股协议书》,约定被骗资金按照 1 元 1 股,转为该科技开发公司的股份。“转股后,即可享有分红等股东权利,能够兑换该公司经营的等价实物商品或服务,这也是一种可行的退赔方式。”经过检察官一番耐心地释法说理,许某又采取给付现金、以货抵款、组织旅游等方式退赔约 30 万元,此举打消了被害人“钱要不回来”的顾虑。从受理审查案件到提起公诉,短短 1 个月的时间里,办案检察官多次居中协调,最终促使许某和其余被害人达成一致共识,即通过签订《转股协议书》、享有股东分红权利的方式进行后续赔偿。为确认履行情况,办案检察官还会同承办法官两次组织被害人召开现场会。老人们表示,其退赔履行情况较好,认可这一挽损方式,“最起码,每个月用分红还款,这个动作是落实到位了的”。如果不能将被害人的血汗钱应追尽追,办案成效就会大打折扣。针对此问题,九龙坡区检察院积极主动引导公安机关查清赃款去向、查扣涉案财产,依法运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使退赃退赔,努力做好追赃工作,今年以来,该院在各类案件中共追赃挽损 22 亿余元。从被害人化身宣讲员沉浸式普法到多方联动、共筑反诈防线,再到多措并举、积极挽损,九龙坡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奋发有为,能动履职,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积极投身反诈工作,汇聚各方力量,打好反诈“组合拳”。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 联系电话:023-63426003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九龙坡微信公众号
九龙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