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 width: 100%; }
您的位置:首页>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案件纵横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忠县:挂靠企业就能领退休金?“办案+普法”揭开代缴养老保险骗局

时间:2022-09-16  作者:管理员  新闻来源: 重庆检事儿  【字号: | |

  “嬢嬢,企业代缴养老保险是骗局,我们本地就有老人上当,你们千万不要相信。”8月10日,忠县检察院干警深入当地社区,为老人们普及养老反诈知识。他们选择以该县首例公开宣判的涉养老诈骗案件为例,以身边案警醒身边人。

  该案具体案情是什么?老人为何上当受骗?骗局如何被戳穿?……一切要从两年前说起。

  “现在交15万,再过2年,等我55岁了,就可以每月领取养老保险了。”2020年3月,忠县居民雷阿姨从朋友那里得知小道消息——重庆某人力资源公司可以通过企业挂靠的方式代缴养老保险,通过该公司一次性补缴相应保险费,等到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退休金。

  雷阿姨一直在外务工,从未缴纳过居民养老保险,为了减轻孩子的养老负担,在得知“消息”后,她与儿子商量,并主动联系了该公司负责人朱某某,对方承诺3个月之内办好养老保险,否则就退钱。

  “等了3个月,我妈妈的保险一直没有办下来。找朱某某,他总是以各种借口拖延,我就预感到事情不对。”据雷阿姨儿子介绍,朱某某对当初的退钱承诺也一再搪塞,他们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2021年3月,雷阿姨和其他受害人以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朱某某涉嫌合同诈骗,遂将该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当年5月,公安机关以朱某某涉嫌合同诈骗罪立案侦查,后于2022年6月移送忠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朱某某就是通过挂靠公司伪造15年前的劳动合同,然后谎称通过自己的人力资源公司去社保局补交15年的养老保险费用,之后老人到了岁数就可以领养老金了。” 该案承办检察官周菊介绍,朱某某的诈骗套路十分“简单”——2019年6月朱某某与朋友成立重庆某人力资源公司,并在其朋友圈中大肆宣传现有政策可以通过挂靠公司的方式补交养老保险。部分老人们对政策不了解,便听信了他的谎言。

  简单的诈骗逻辑,因为有了实体公司的“外衣”而具有迷惑性。周菊花介绍道,朱某某行骗时会将中老年人引导至公司签订所谓的《委托代缴社会养老保险协议》,营造出专业的假象,进一步赢得人们的信任。

  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朱某某先后与3人签订“合同”,并以收取养老保险费用为由骗取35万元,将上述钱款用于个人消费、偿还欠账以及投资生意。

  案件定性是否准确?涉案金额是否准确?是否还有被害人尚未被发现?为确保案件质量,周菊花再次核实相关被害人,并从缴费记录、公司名称、缴费金额等进行相互印证,最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与此同时,周菊花进一步审查案件材料认为,朱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以骗取他人财物,其与三名被害人签订的《委托代缴社会养老保险协议》属于诈骗工具,并不属于合同诈骗中的“合同”,遂以诈骗罪提起公诉。

  案件办理过程中,周菊花还多次对朱某某开展释法说理,促使其主动认罪认罚,并督促公安机关加大追赃挽损力度。案发后,在公安、检察机关的努力下,朱某某亲属代为退还了部分钱款。

  2022年7月1日,忠县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犯罪嫌疑人朱某某提起公诉。当月29日,该案开庭审理并公开宣判,朱某某当庭认罪认罚。

  “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在办理社保业务时要先了解相关政策,以个人身份参保的,需自行到社保局(所)申请,切勿轻信他人的承诺,以免掉入陷阱……”今年以来,忠县检察院以“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为契机,深入辖区老年人集中场所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反诈宣传手册9500余份,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和辨别能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 联系电话:023-63426003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九龙坡微信公众号
九龙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