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时代,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法治意识,筑牢校园反诈防线,2025年3月25日,江津区检察院走进重庆电讯职业学院,为近200名师生开启一场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为主题的知识盛宴。
“近年来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在校学生,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
……
课堂上,检察干警刘涛化身“反诈讲师”,从电信诈骗最新发展趋势切入,结合江津区检察院办理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介绍了校园常见的刷单返利、虚假购物等诈骗手段,针对在校学生在电信网络诈骗方面的知识盲区、认识误区等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并传授识别、防范诈骗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围绕什么是“断卡行动”、买卖两卡是否构成犯罪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充分揭露非法买卖、出售、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和为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转账洗钱等涉诈关联违法犯罪,警示同学们切勿因贪图小利而陷入违法犯罪的陷阱,避免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工具人”和“帮凶”!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参与讨论和分享经历,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加深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的学习中,将持续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下一步,江津区检察院将根据群众普法需求,量身定制“普法套餐”,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以检察能动履职,不断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检察官提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仅要提高警惕,更要筑牢法律防线!牢记“六个一律”和“八个凡是”,谨防上当受骗!
“六个一律”:
接到陌生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谈到中奖,一律挂掉;
谈到“电话转接公安局、法院”,一律挂掉;
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微信里不认识的人发来链接,一律不点;
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八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凡是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汇款的;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打款的;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的,统统不要相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