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
【检护民生】江津:杀虫剂变毒鱼剂,诉前磋商助力农药追溯监管云平台规范运行
时间:2024-05-1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这是我们正在使用的农药追溯监管云平台系统,在检察机关和农委的监督下,我们在销售农药时,都按照要求严格填报登记,现在平台运行更加规范,购买人、购买时间、用途这些基本情况,系统一查便知。”2024年3月20日,江津区检察院长江生态检察官与江津区农委相关负责人对农资店违规销售农药开展“回头看”时,江津区吴滩镇某农药店店主介绍道。

农药的规范销售、系统化管理还得从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投放农药非法捕捞水产品案说起。

2023年4月,胡某某与朋友张某等几人在农药店未经登记便随意购得农药用于毒鱼,共捕获鲹子鱼、鲫鱼等渔获物278尾共计重1.63千克。同年6月,胡某某等人因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被移送至江津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毒鱼是一种灭绝性的捕鱼行为,对鱼类资源破坏极其严重,而且农药会随着水流扩散,对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持续时间长,范围广。”该院积极发挥长江生态检察官一体化综合履职的作用,采取“刑事处罚+生态修复+惩罚性赔偿”等方式办理该案,不仅让嫌疑人受到法律的制裁,还促使他们主动缴纳生态损害赔偿保证金,用于修复受损水域生态。

随着办案的不断深入,检察官发现该案中吴滩镇某农药店违规销售农药,并通过对吴滩镇所有农药店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农药店在销售农药的过程中存在未建立销售台账,对农药购买者、销售日期和施药范围内容未进行记录的情况,从而导致农药的不规范使用,销售去向无法追踪。

“本案中,当事人购买的甲氰菊酯和敌杀死是一种专门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的杀虫剂,这种农药难溶于水且对鱼类等水生动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但同时它也属于危险化学品,不规范的销售行为极易带来安全隐患。”承办检察官李颖介绍道。

在办案中,该院检察官还了解到,早在2022年重庆市农委就已经建立了重庆市农药溯源监管云平台系统,该系统在2023年初已投入使用。“因为该系统尚处于推广初期,加之农委对其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农药经营者守法经营意识和对该系统的使用意识不强,导致该系统未能实时有效使用。”据检察官介绍。

为推动源头治理,规范农药销售秩序。该院及时与农委进行磋商,建议其加强对执行农药销售台账制度的监督管理,积极引导相关经营主体进行整改,督促他们有效使用好重庆市农药溯源监管云平台系统,形成农药可追溯管理。

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区农委迅速开展专项整治,针对涉事农药经营门店进行约谈,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严格审批农药经营许可,集中对辖区内30个镇街的400余家农药门店进行了农药经营许可证延续审批实地核查;加大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过程的巡查力度,出动执法人员170人次,检查农药生产企业4家,农药经营单位90家;面向全区农药经营者开展普法宣传和农药管理培训,提升他们的守法经营意识和操作技能。

“农药溯源监管云平台系统的有效使用,实现了辖区内的农药产品动态管理全程可追溯,有助于防范农药安全隐患事故发生。”该院检察长刘峰表示,下一步该院将持续跟进农药销售市场整治情况,多维度加强农药相关问题的检察监督,切实规范农药销售市场,从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

  联系电话:023-47522000  传真:023-475220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微博
微博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