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重庆市首个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两岁了!
时间:2022-03-26  作者:江津区人民检察院  新闻来源:江津区人民检察院 【字号: | |

  

 

  2021年3月10日,江津区检察院为进一步拓宽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发现收集渠道,全方位推动公益诉讼深入开展,举行了公益诉讼观察员工作总结表彰暨业务培训会,并对表现优异的公益诉讼观察员进行颁奖鼓励。 

  参与会议的公益诉讼观察员们聚精会神地听讲,时而在笔记本上记下要点,主动在会后与主讲人交流探讨案件。 

  从2019年聘请重庆市第一批公益诉讼观察员队伍以来,连续3年,这支队伍的规模逐年扩大,从最初的8名扩大到了如今的30名。他们是医疗人士、学校教师、律师、公益组织志愿者,不管他们来自何种岗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江津区检察院公益诉讼观察员。

  图片

  “公益诉讼观察员是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自我发展迈出的一大步,能够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能够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江津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谢增益在会上说道。

  2019年8月,江津区检察院出台了《公益诉讼观察员工作办法(试行)》。同年9月,江津区检察院聘请了第一批公益诉讼观察员。

  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实施以来,公益诉讼观察员切实发挥了“情报员”、“技术员”、“宣传员”和“监督员”作用,为江津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取得了良好成效。

  3年多以来,江津区检察院共履职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36件,公益诉讼考核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名,办理的多个案件入选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优秀法律文书。流放成鱼330.955千克、鱼苗 18.0692万尾,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依法行政的探索中,江津公益诉讼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目前,7名观察员共向江津区检察院提供公益诉讼线索12件,经查证属实立案审查4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件,行政机关已回复整改3件;各观察员受邀参加江津区检察院公益诉讼巡查、观摩庭审、“回头看”、公开听证、检察建议送达、协助调查取证等达52人次,江津区检察院向观察员发放履职补助共计10400元;江津区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官专业特长,公益诉讼部门先后通过电话、微信、座谈方式向环保、水务、林业、国土等领域观察员就法律法规适用、调查取证实务操作当中遇到的专业性、行业性问题咨询先后40余次。

  “我当时在村里听到有人议论生猪养殖场臭气熏天,附近的村民怨气很重。我意识到这可能隐藏着破坏环境的线索,立刻赶往现场查看,并将线索及时移交给了检察官。”公益诉讼观察员老张说道。

  2020年,老张在履行公益诉讼观察员职责中发现,江津区某生猪养殖场在经营过程中将养殖废水及粪便在养殖场内进行干湿分离后,将猪尿等粪污直排入养殖场外的沼气池,然后从沼气池抽到养殖场后的沉淀池进行沉淀,后利用管道将粪污排入养殖场外的山沟中,最终流入黄墩溪河中,对水体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方圆几里都闻得到臭味,一到夏天河里的苍蝇蚊子疯狂繁殖飞到附近的村民家里,大家简直苦不堪言。”公益诉讼观察员及时向江津区检察院举报了该线索。

  承办检察官高度重视该线索,认真履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督促该生猪养殖场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并实现资源化利用,避免养殖粪污对外环境造成污染。

  2020年10月23日,重庆市党组书记、检察长贺恒扬来江津区检察院调研时对公益诉讼观察员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江津区检察院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诉讼工作,想法很好,‘观察员’的提法也不错,有些地方叫‘联络员’,没有‘观察员’的叫法好。”贺恒扬检察长指出,应当适当扩大公益诉讼观察员队伍以辐射全区,并以成效为导向。

  同时,江津区检察院设立的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也得到了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的高度肯定。今年2月,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在江津区检察院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基础上,印发了《重庆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观察员工作办法(试行)》,将江津区检察院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向全市推广。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

  联系电话:023-47522000  传真:023-475220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微博
微博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