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教育整顿 · 学榜样争一流】冉雯:砺炼我心 方能进步
时间:2021-09-09  作者:冉雯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今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第一届全市行政检察业务竞赛,并荣获“业务标兵”称号。通过激烈竞赛,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磨砺了心志。

迎接挑战在于心态

       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能够与全市行政检察业务骨干一起“比武练兵”,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但又担心自己理论知识积累不够,“内功”修炼不足,成绩自然不会理想。在经历短暂的“心乱”之后,我意识到,与其整日惶恐担心,不如勇于应对挑战。从“心乱”到“心定”,心态的转变让我放下包袱,把全部的精力专注于充实自己、攻克难关。通过此次备考,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凡事要保持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样才有助于解决学习、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四个坚持”见成效

       学习是青年干警成长的“必修课”,学习水平决定着工作水平。业务竞赛的出发点是考察学习成效,最终实现以考促学的目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次备考过程中,我最深的感触就是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弄清楚“怎么学”。在我看来,主要是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勤学苦练。复习需要研读大量的法律条文、案件判例,但备考的同时亦须兼顾办案工作,如何处理好工学矛盾成为我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学习必须花真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靠自己去挤时间。一方面,全身心投入,把周末、节假日利用起来,放弃了外出休闲和陪伴家人时间;另一方面,“化零为整”,充分利用餐前饭后、路途中等零碎时间,看几篇理论文章、听几个专题讲座,查找几个疑难点,达到积沙成塔的效果。 

       二是坚持自问自省。我拟定了较为详尽的学习计划,坚持每日“三问”“三省”。“三问”就是每天拟定当天的工作内容、学习进度以及时间安排,“三省”就是每天梳理当天是否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欠缺在哪里、收获有哪些,这样既能够监督自己,又能够激励自己,使目标更明确、效率更高。

       三是坚持取长补短。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群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学习过程中,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对提升个人能力非常重要。比如,在分院开展的案件听证演练过程中,我吸纳借鉴其他选手的观点思路,对照查找自己在思路上、表达上的不足,达到熟练掌握、转化运用的目的。 

       四是坚持学用结合。衡量一个人学习的成效,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竞赛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会学习和会办案二者有机融合、缺一不可。在建立起法律知识点与案件之间的初步链接之后,及时学深悟透才能达到“1+1>2”的学习效果。比如,某个案件涉及到若干法条,那么就可以对整部法律规范进行体系化地掌握。再如,通过某一个知识点联想到之前办理过或参与讨论过的案件时,就可以对案件再进行重新思考,以此潜移默化地扩展知识维度,提升办案水平。

 

“四心”激励我不断成长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已成为过去,但这段经历会激励我不断前行,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成绩。在此,我愿以我的“四心”与青年朋友交流共勉:

       一是保持一往无前的进取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我们青年人发出了召唤,号召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青年干警必须要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立足本职岗位,把案件办准办好。要办准办好案件,就必须以格物致知的态度进行系统学习,要摒弃“临时抱佛脚”的想法,将功夫下在平时、用在平时,及时学习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更新知识储备,达到事半功倍。

       二是保持精益求精的“工匠心”。“工匠心”要求每一项工作都精益求精,不能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办案过程中,审查事实、查找规范、结案息诉等环节的重复性工作容易让人感到忙忙碌碌却又收效甚微。但法律监督工作具有天然的严谨性,1%的疏漏往往会造成100%的错误,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工作中要坚决破除得过且过的思想,认真审查每一个案件,精心撰写每一份文书,努力化解每一件争议。

        三是保持严实深细的责任心。责任心要求我们做到严谨、务实、深入、细致,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既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让每一个小目标、短安排的成绩,都成为成功路上的阶梯和里程碑;又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养成“回头看”的工作习惯,确保任务不拖延、事情不遗漏。

       四是保持不计得失的平常心。心态的不同,往往决定了我们看待问题的立场和角度有所不同。在此次竞赛中,我自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一点就是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去过分在意比赛结果,将精力专注于竞赛过程,把自己能做的每个环节做好。同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岗位调整、待遇差距等“个人得失”,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能让我们理性地思考问题,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避免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误区,将全部的精力融入工作和学习,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和个人的成长进步。

       来源:重庆检察五分院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经纬大道488号   电话:12309转5   传真:023-687492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