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红旗》:绣出一片新天地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千分情万分爱,化作金星绣红旗;……一针针一线线,绣出一片新天地。”每当听到这首饱含深情、如泣如诉的《绣红旗》,我总是禁不住泪目,脑海里也浮现出这样的历史画面:1949年10月7日,享有看报权利的黄显声将军告诉白公馆监狱难友一个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北京天安门前升起了五星红旗。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欣喜若狂,陈然、刘国鋕、罗广斌等几个共产党员商量,也要制作一面五星红旗,扛着冲出去。他们拿出一床绣花红被面、一件白衬衣,拆掉被面上的绣花,用磨尖的铁钉在白衬衣上划下五颗五角星。由于不知道五星红旗的样式,他们想象着用饭粒将五角星粘贴在红旗中央。他们深情的凝望着这面红旗,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可随后的时间至11月27日,包括陈然、王朴、刘国鋕、江竹筠等在内的300多人被国民党疯狂杀害。面对来临的死亡,这些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都面不改色、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就义前,有的共产党员提出“要向罗世文学习,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要没有一个求饶者”“要歌声和口号声不停”。在先行者的感召和示范下,大屠杀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口号声和《国际歌》声此起彼伏,压过了敌人的枪声。
我常常在想:先烈们苦苦追寻的光明已经来临,可是他们却再也无缘享受美好的新生活了,他们慷慨赴死时会是怎样复杂的心情?他们会后悔和难过吗?没有!从国民党加紧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疯狂中,他们已经感到死神正一步步逼近。但此时,他们不但没有惧怕和叛变,而是抓紧最后的时间,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将来的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川东党组织遭受大破坏的惨痛教训从党的内部原因着手进行总结,形成了《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的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报告》第七部分为“狱中意见”,即著名的“狱中八条”,就是狱中共产党员留给党组织的临终寄语。
这样的忠诚何等惊天地、泣鬼神!江姐在写给弟弟的“托孤信”中,嘱咐弟弟对其子彭云“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可爱的中国》: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
方志敏作为红军高级将领、共产党三省苏维埃主席,被俘时身上连一个铜板都没有。但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利诱,他却不为所动。他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他深信,“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遥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
方志敏还遗憾地表示:“我虽然不能实际的为中国奋斗,为中国民族奋斗,但我的心总是日夜祈祝着中国民族在帝国主义羁绊之下解放出来之早日成功。”他最后深深地嘱托,“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灭亡于帝国主义肮脏的手里!”行将被处决的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唯一不能释怀的就是不能继续为党、为中国民族工作。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直至英勇就义,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气节,践行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豪迈誓言。
《辛丑条约》:让国人警醒
120年前的辛丑年,李鸿章和奕劻被迫代表清朝政府与包括美国在内的11个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的《辛丑条约》,李鸿章签字那一刻气得当场吐血。《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是中国近代史上丧权辱国最严重的事件。
今年又是一个辛丑年,3月18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时,针对美方在先致开场白时严重超时,并对中国内外政策无理攻击时,杨洁篪强调:“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我想,倘若先烈们在天有灵,那一刻一定会和我一样为这句有底气、有骨气、有豪气的话所感动和自豪。
金一南说:任何民族都需要自己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江姐、方志敏等革命先烈不正是这样的脊梁吗?
我们学习党史,就是要不断筑牢信仰和忠诚,从中汲取敢闯敢试、拼搏进取的智慧力量,继承守正创新的优良传统,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用革命先烈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鼓舞自己、振奋精神,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