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检苑艺海 · 学党史特辑】让青春在检察岗位上闪光
时间:2021-06-09  作者:张立  新闻来源: 【字号: | |

 

      通过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深深感到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厚重、鲜活、博大的教科书,始终激励、教育、启迪着我,给我增添了无穷智慧与不竭力量。

 

扎根岗位

      通过参加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特色党史思政课等党史学习活动,我深深感到江姐、王朴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他们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职责“爱”得深沉。作为青年干警就要立足岗位、坚定理想信念、干好本职工作。

      一是要有境界。我们从事的每一项检察工作都是平凡、具体、琐碎甚至是枯燥的,但用心日复一日高质量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把理想信念具体化。

      二是要有追求。每一项具体事务对检察工作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都需要人来干。比如办公室的“三服务”“三办”,哪一项跟不上,都会影响检察机关运转,甚至检察工作健康发展。所以,当时启动员额制改革,进行摸底时,我和另一位同志既有A证,又有办案经历,但都坚决留了下来。

      三是要有情怀。比如办公室材料工作,很多人觉得苦、累,就算写了很多材料也没啥成就感。我经常用比较的方法,让办公室的同事增强自豪感。

钻研本职

      对检察工作至爱至钻的榜样很多,前不久全市检察机关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成员就是我们身边的楷模。“不钻进去”“不吃苦”,轻轻松松是干不好检察工作的。

      一是主动“钻”。比如大家熟知的李光林,办理700 余件高质量案件,全国“十佳”公诉人,这都是他无数个日日夜夜“钻出来”的,他才是我们要追的“星”。又比如2012 年我在最高检办公厅信息处借调锻炼,当时我们一起借调的同志第一个月都睡不着,由于标准高、任务重,能力水平跟不上,“压力山大”,无路可退。但经过一个多月加班加点,编辑上百篇信息,吃透百十篇领导批改稿,就能睡着觉了。

      二是极致“钻”。比如由市院调到最高检办公厅的马骐同志,他真正是把本职工作当成知己、最爱,对每一份材料都坚持最高标准,精益求精,不知疲倦,不满意不罢休。他对我的言传身教终身受益。

      三是吃苦“钻”。借调时,有一天加完班到长安街跑步时,大概晚上九点多,看到对面的大楼,一半的灯都是亮着的,这个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担当作为

      作为中层干部,我深感担子重、压力大,既要带好队带好头,更要用业绩说话,我们一直秉持“人少也要干大事”的理念。

      一是硬核抓落实。对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和市院、分院工作部署,办公室人必须把执行力放在首位,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比如防控疫情,办公室干警就要始终冲在前、做到位。

      二是敢于破难题。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研究制定措施和考评指标,严格落实通报制度。

      三是善于开新局。我们注重嵌入式地服务业务工作。比如在“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专项行动中,办公室与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同志一起出点子、想办法,打磨相关方案、材料,第一时间反映工作成效,拓展了服务深度。

      百年党史,砥砺奋进。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书写不平凡的检察人生。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经纬大道488号   电话:12309转5   传真:023-687492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