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检苑艺海·学党史特辑】用模范力量塑新时代女检魂
时间:2021-06-02  作者:渝中区院 张维  新闻来源: 【字号: | |

 

说实在的,在今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里,能够通过“学党史”,分享自己的感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提到“巾帼心向党”,即便是以我有限的阅历,脑海中还是不自觉浮现出很多特别的面孔。在她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三种坚实的力量:

顽强的毅力

第一种力量,是顽强的毅力,彰显出革命理想高于天。1931年5月1日,中国第一支妇女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别任务连在海南省琼海市成立。一百多名平均年龄不足二十岁的女战士,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红色传奇,毛泽东和周恩来将之称为“世界革命的典范”——她们就是闻名天下的红色娘子军。电影中的吴琼花有这样一句台词:“擦干眼泪,敌人点一把火,只能烧死我们一个共产党员,它吓不到我们”。面对反动势力的围剿,这支红色娘子军用顽强的战斗精神,参加了50多场战斗,在琼崖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前,“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女性只是附属品。后来,面对压迫,她们开始展现出顽强的力量。她们铮铮的铁骨和永葆斗志的生命力,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

拼搏的精神

第二种力量,是拼搏的精神,坚守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几年前,在和丽江的家人闲聊时就得知,在丽江华坪县有一位女子高中校长叫张桂梅。当时,我有些不以为然,没觉得女子高中校长有什么特别。在家人们充满敬意的介绍中才了解到,这位张校长,为了让贫困山区的女娃能够读书,不收学费;这位张校长,为了让孩子们考上好学校,每天五点就起床督促孩子们读书;这位张校长,在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上一干就是数十年;这位张校长,让1800余名女娃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大学,改变了命运!张桂梅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桂梅,她普通吗?她似乎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个人的生活甚至是不幸的。她带着共产党员的信仰,像一位披巾斩棘的勇士,在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上一往无前。在刚刚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亲自为其颁发了楷模奖章。

燃烧的青春

第三种力量,是燃烧的青春,谱写出不平凡的人生乐章。2020年,国家实现了全面脱贫的目标。在扶贫的路上,无数党员干部奋斗在脱贫一线。其中有一位名叫王秋婷的年轻党员,在扶贫的路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王秋婷曾在朋友圈用质朴的语言,记录了她一路的扶贫点滴。帮助贫困户推销蜂蜜,帮助辍学女孩重返校园,村里的路修通那天,王秋婷甚至高兴得跳了起来。20多岁的王秋婷,做的事情算不上大,但她能将自己年轻的岁月沉淀在基层,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踏踏实实地为贫困户做些实在事,将个人的生命融汇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苦尽甘来尽是春。2020年诸多磨难,我们乘坐着“开往春天的列车”来到了充满希望的2021年。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忆往昔峥嵘岁月,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作为坚守平凡岗位的检察干警,唯有将先辈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灌注进检察事业的改革,用拼搏的精神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才能让我们的青春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

身为女性,我更多的关注到重庆检事儿向我们推送的“女检察追梦人”:她们在未检工作中守护孩子们的合法权益,她们在公益诉讼的前线调查取证,她们在公诉席上代表国家进行着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她们在校园里、街道边作着普法宣传……在这些女检察官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女性“无所不能”的超能力,她们扛住了事业的压力,把工作做得漂亮;她们做好了孩子的母亲,展现出温柔的力量;她们就像一朵朵阳光照耀下的铿锵玫瑰,熠熠生辉。

身处一个经沐风雨的时代,成为一名女检察官,我时常觉得自己很飒!在国徽下进出咱检察院大门时,我也时常觉得自己和同事们的身上闪着光!当我们在榜样引领下,用自己的检察初心奋斗在基层,当我们“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便是我们,对这个美好时代的致敬和贡献!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经纬大道488号   电话:12309转5   传真:023-687492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