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有幸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公诉人竞赛,之后,又有幸作为组织人员参与了2016年、2020年五分院辖区公诉人选拔赛培训活动,见证了多次比赛中院党组重视支持、领导参与、选手刻苦备赛的艰辛历程。对于参加业务竞赛及竞赛准备,我的感受是:
以制度之力塑造选手。人才的产生,不是临阵磨枪后的一鸣惊人,而是久久为功后的水到渠成,制度是人才的孵化器。在实际工作中,单位要注重以制度规范办案,通过制度让干警养成严谨、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刑检部门先后制定了多项办案规定,在案件审查时,要求每个承办人“走进现场、走进案件、走进当事人”和“抬起头、迈开腿、张开嘴”,跳出案卷走进案件;要求承办人汇报案件要做到“事实有证、法律有据、定性准确”,事、证、法三者有机结合。这些制度,不仅能保证使参赛选手所办案件高质高效,也能养成良好的办案习惯和精益求精的执法态度,为其业务竞赛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团队之力打磨选手。为确保选手在竞赛中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在确定参赛选手后,分管检察长、部门负责人及经验丰富的往届参赛选手组织培训团队,对选手进行综合素能的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借助培训团队的众智,对竞赛内容、竞赛规则、得分要点、注意事项在内的细致讲解,能够使选手在短时间内掌握好竞赛技巧、调整好心态,以适应竞赛节奏。
以使命之力激励选手。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竞赛选手参加比赛,不是代表其个人,而是代表全市检察机关;在竞赛活动中精心准备、全力以赴,也不仅是个人态度问题,更体现着责任心与使命感。激发选手的集体荣誉感,只有选手提高站位,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崇尚集体意识、团队思维、集合之力,才能够激发选手的所有潜能,让选手以勤奋、好学、敬业的态度去迎接竞赛,展现自己的全部实力,取得佳绩。
以团结之力助力选手。参赛选手参加业务竞赛就必然面临办案与竞赛的矛盾,在选手备战的过程中,选手所在部门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体现着不计个人得失、互助共进的团结风气。在日常工作中,适当增加其他干警的工作量,合理分工、整体推进,保确参赛选手有充分的复习时间、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谐的备赛氛围,使选手真切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同事的支持。以“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信心与信念迎接竞赛,确保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在竞赛结束后及时进行成果转化,由参赛选手反哺所在部门,讲竞赛心得、谈竞赛经验、传授竞赛获得的最新司法理念与创新工作方法,以带动部室整体办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