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篇章中指出:“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当我合上书本的那一刻,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如绕梁余音,仍然回响在我耳畔。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是习总书记代表中国向全世界的承诺,也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
当今社会,人们对绿色顶礼膜拜,绿色发展、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办公、绿色出行被人们广为崇尚,我们公益诉讼检察人作为绿色生活的捍卫者,更应该对“绿色”有透彻清楚的认识。记得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得离开这个世界而去了……酷爱生活的女画家约翰西,患了肺炎濒临大限时,害怕在她轻轻抓着这个世界的手越来越乏力的时候,她会真的像一片轻轻的、纤弱的叶子那样,随深秋的寒风飘逝而去。”
初读这篇小说时,少年不识愁滋味,对主人公那仿佛病态的痴语我并不以为然,如今学习了习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后再重温这句话,才感悟到这分明是一个寓言故事,约翰西的心语,分明是谷世之言,大籁希声。绿色环境是健康自然的一种象征,能带给我们生机和活力,它不只是一种颜色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追求。
古往今来,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让我们体味斑斓。雨天,让雨点亲吻面颊;酷暑,让汗珠栖挂眉梢;喂蚂蚁美餐,浇花草甘露;问候晨曦“你好”,道别月色“晚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色是大自然赠与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绿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习主席教导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近年来,全社会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各地争创卫生城市,我们院也在创建节约型机关,大家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也对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当然,绿色生活不只是环境绿化与垃圾处理问题,其涵义应更广更深,它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
我们公益诉讼检察干警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负着重要责任,更应该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不光要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去守护这方水土,更要用实际行动去守护一片蓝天,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
最后,用习总书记的话来与大家共勉:“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