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从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悟青年干部干事创业之道
时间:2020-12-17  作者:蔡阳  新闻来源: 【字号: |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经世之言和为人处世之道,意味深长,发人深省。书中饱含着总书记对青年干部的殷切期盼与召唤。我作为一名入职检察工作不久的青年干部,细读品味此书,感受总书记的语言魅力和思想精髓,从中感悟到许多干事创业之道。

青年干事创业应与时俱进 永远树立远大理想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这是总书记对青年干部的深情寄语与期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我认为,青年干部应当“做最好的自己”,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去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我从一身戎装,蝶变换羽,从当代革命军人来到政法工作一线,成为一名光荣的检察干警。在面临岗位和角色转换时,正如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先生所说,“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我来重庆这片干事创业的沃土工作,应当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然后以饱满的热情把热爱的事业干得更加出彩。老百姓口中流传着一句话“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老百姓心中信奉的理就是希望我们通过法律的价值标准,去实现公平正义。当初穿上绿军装,我追逐的是军人“执干戈以卫社稷”的理想,如今走进新时代,我愿用我的一生守护社会公平正义。选择检察干警,做一名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使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法治中国的理想。

青年干事创业应言行一致 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

      干事创业,不只是说在口头上,更主要是落实在行动上,需要练就过硬的本领与技巧。青年时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干部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

      我从事检察技术工作,面对当前多为非接触式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借助信息手段实施犯罪或者把信息系统作为犯罪的目标,越来越多的案件事实通过电子数据进行记录和呈现,这对检察技术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作为检察新兵的我,唯有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了解掌握当前犯罪手段的特点,潜下心来,俯下身子,认真钻研电子证据技巧,总结每次检验实践的方法与经验,才能胜任未来的检察技术工作。

青年干事创业应与民交心 涵养一心为民的情怀

      湖南岳阳楼上有一副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讲的是范仲淹眼观四海众生,心忧百姓困苦,乐见民众安和,将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第三卷摘录了大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环保等重要论述,为我们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着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的根本利益来追求,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深植于心,不断学习任长霞“执政为民、关爱百姓”的高尚情怀,学习牛玉儒“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本色,学习张富清“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为民造福”的生动实践,时刻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把群众的酸甜苦辣、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经纬大道488号   电话:12309转5   传真:023-687492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