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检察文化
勿忘来时路,常怀家国情,谨记报国志
时间:2019-12-13  作者: 吴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国歌响起,总是会不由自主随声附和;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潮总是澎湃不已。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发自心底的激情,更是心中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不甘耻辱、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
    回首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历经苦难。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任人宰割、备受欺凌的历史,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70年来,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国面貌日新月异,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踌躇满志、奋勇向前,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事实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引领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才能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告诫和勉励全体党员,不要忘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更不要忘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新中国是通过怎样的艰辛建立起来的,我们不忘历史、不忘初心、自我革命、提振精神,是为了继续前行,是为了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每一名党员都应该牢记于心,付诸于行。
    我出生于1979年,是一个在贵州山区小城镇长大的孩子。母亲在我年幼时因病早早离去,父亲和姐姐一起陪伴我长大。记得年幼时,家里的黑白电视总沙沙作响,电风扇也常在头顶吱吱嘎嘎;到了夜晚,邻居老少齐聚门前,谈天说地好不热闹。闲时,父亲总是不厌其烦给我讲述他小时候的故事,讲述他与兄弟姐妹们和爷爷奶奶一起是如何在那个困苦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为了生计,翻山越岭,奔波劳顿。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述他是怎样在帮助爷爷奶奶操持家务、照顾弟妹、维持生计的同时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教育和鼓励我:“你一定要争气,好好学习,好好做人。”父亲说他刚参加工作时只有三十多块钱的工资,每月除了留下五块作为生活必须,剩下的全都会寄给爷爷奶奶用于弟妹们的学费和补贴家用。记忆中的童年,帮家里去粮站买米买油是需要带上粮证的;马路狭窄颠簸,拖拉机突突个没完;公交车一小时一班,车票七分钱;小卖部的零食永远都是花生、瓜子、糖和饼干;路边泡沫箱子里装的冰棍2分钱1根;西红柿、黄瓜、高粱杆是最常见的“水果”;电视频道很少,动画片在固定的时间播放;小城镇里最气派的二层楼是“供销社”……。那时候还小,不明白什么是改革,什么是开放,只是隐隐约约从父亲、从邻居们聊天的过程中听到一些:谁谁下岗后去做茶叶生意好像挣钱了;开发区又新修了工厂;城里新建的“匀城一号”小区可气派了;城边新开了好几家避暑山庄;去省城的高速路快通车了,以后不用再翻山越岭了……。
    1996年我参军入伍离开了家乡,2008年转业到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家乡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年迈的父亲总喜欢在周末给我打电话,家长里短间描述着家中、家乡的变化:“房子要拆迁了,我们要住楼房了;你从网上买的电视和冰箱都已经收到了,送货的还包安装,很好用!还记得下岗的王叔叔吗?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了;老火车站拆了,新建了高铁站,在沙坝那边,你下次回来不会找不到家吧?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我的退休工资每年都在涨……”。每每和父亲说话,倾听着他的描述,感受着他的感受,心里总是暖暖的。国家发展给人民带来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归属感。按照父亲的话说:“当年饭吃不饱,衣穿不暖。现如今住楼房,拿退休工资养老。你们也都成家立业,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没有共产党,没有好政策,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坦然而言,我们是幸运、幸福的一代。一出生便赶上了欣欣向荣的改革开放,祖国建设前景全面向好。教育、鼓励、补助、就业等各项优惠政策接踵而来,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来富足。国家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中国人的底气越来越足。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常自我反省,我从哪里来?我的初心和理想是什么?我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是一名党员该有的样子?回想当年参军入伍时,我背负家人的殷殷期望,怀揣一颗炙热的红心踏上征程,无论是站岗执勤、抢险救灾又或是野营演习、高原驻训,“听党话,跟党走,保家卫国”是我最坚定的信念。转业到检察院后,工作性质和任务发生变化,“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安心本职,敬业守法,周到细致地做好服务保障”是我最坚定的信念。一路走来,是组织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更是组织教育和督促我健康向上的追求和生活。不可否认,思想上也曾“敲边鼓、飘飘然”,认为保障工作繁琐点滴全是杂事,做再多也难出成绩;“埋头苦干再多有什么用?做得好不如别人说得好。”然而在前年,家乡的大姨爹去世,给我带来的除了悲痛还有深深的震撼和教育,让我再一次审视和正视自己的卑微、不足和渺小。大姨爹老家是河南人,在贵州安家几十年口音都没有改变。他节俭朴实,待人真诚,喜欢看报纸,喜欢看新闻联播,拿手的“胡辣汤”总让我垂涎不已。在我眼中,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在农村养些鸡鸭,耕耘几分田地,再帮小辈们带带孩子。直到他去世,家人收拾他的遗物中有军功章时,才有长辈告诉我,大姨爹是南下干部,党员、剿匪英雄、一等功臣……。我突然想起当年我在部队提干后穿着军装去看望他,他给我扶了扶军帽,拍了拍我的肩膀,嘱咐我:“听党话,好好干”。在我记忆中,他从来没有炫耀,从来没有怨言。我想,这应该就是党员应有的样子吧。我想,这应该就是党员最真挚的情怀吧。我想,这应该就是党员最无声的誓言吧。风雨兼程、砥砺奋进的新中国,需要我们“听党话,好好干!”中国人民的尊严、幸福和未来,需要我们“听党话,好好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听党话,好好干!”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两步走”战略安排,描绘了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从时间表和路线图可以看出,“两步走”战略极大提升和丰富了我们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发展,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谋划和使命担当,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性、创新性、时代性。风雨兼程、砥砺奋进七十年,我们牢记历史,我们不忘初心,既是为了牢记我们的来处,更是为了明确我们将去向何方。

    “勿忘来时路,常怀家国情,谨记报国志。”尊重每一个平凡的岗位,牢记自己的职责,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甘于在平凡中奉献,勇于在困难中进取。我坚信,伟大的事业会在承前启后中推进,伟大的目标必定会在我们接续的奋斗中实现。“听党话,好好干!”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经纬大道488号   电话:12309转5   传真:023-687492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