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老师
时间:2019-11-01 作者:
缪斯瑞
新闻来源:
【字号:大 | 中 | 小】
今天是教师节,我自然想起学生时代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是我初中时的校长,又是我的班主任,姓蔡,40来岁。他不苟言笑、古板、固执,讲课时嗓门很大、底气十足。他对学生极为严格,扔粉笔头,揪脸蛋,打手心,自习时在后门缝窥视……凡此种种,如家常便饭。我虽未常受他责罚,但当时也对他难言喜欢,因为他教的,是我当时最抵触的学科——历史。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20多年前教育界的“金科玉律”。“文科生职业前景不如理科生”“理科学不好才去学文科”让一些家长、学生有选择性地投放学习精力,甚至连一些老师都自觉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性价比不高”。所以,当蔡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一本正经作自我介绍、明确历史课学习要求时,早已立志学理的我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些想笑。
受功利心驱使,总认为自己将来不会从事与历史有关的职业,所以一直没有对这门几年后就不再学习的学科投入足够精力。在我看来,历史课本上的文字冗长古板、图片单调乏味,书中的历史人物都显得那么不真实,那些历史事件已经过去那么久,又离我们那么远,着实难以让人提起兴趣。接下来的几年,我和班里相当一部分同学始终记不清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记不清楚“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记不清楚到底是哪一年召开的“遵义会议”,记不清楚“支部建在连上”到底是古田会议还是三湾改编……以至于每次的历史考试成绩仅仅只是过得去而已。
而蔡老师选择用严厉的责罚来捍卫这门课程和他自己的尊严。对在历史课上打瞌睡的同学暴跳如雷、大动肝火,甚至还把家长叫来一通臭骂;让月考中写错建党建军时间的同学在教室最后站了1个多小时;让历史课代表每次课前抽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我们无法理解他对历史教学的执念,只是迫于他作为校长和班主任的威严,茫然机械地被动接受着历史的灌输。
1999年5月8日,驻南联盟大使馆被北约轰炸,一时间群情激愤。在炽热汹涌的情感驱使下,我们这群叛逆的青涩少年无心学习,我们开始焚烧和破坏一切外国的东西:美国国旗、书籍、教具、电器……罢课、示威、集结游行,把学校和课堂变成肆意宣泄的阵地。同胞被炸死炸伤、主权被凌辱,仿佛已不再是关注的重点,所有人似乎都沉湎于这场披着爱国外衣的不理智的狂欢。
这时蔡老师出现在教室里,他先用双手拍打讲桌发出巨大的声响,一遍遍喊着“安静!”待喧闹逐渐平息后,他用更大的声音喊道:“发奋图强!”。
这呼喊似乎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声若惊雷。我顿时感觉内心受到一次重击,头皮有些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紧接着我突然明白了什么,鼻子开始发酸,眼眶里有什么东西想要奔涌而出。
时至今日,那声有些嘶哑的“发奋图强”依然振聋发聩,我清晰记得当时的场景:满地散乱的课本、被焚烧了一半的美国国旗、黑板上方贴着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教室里,一位年长的老师在讲台上紧握双拳大声疾呼,眼里满是恨铁不成钢的义愤和悲怆。在他的对面,一群十多岁的少年静静的站着,有的脸上写满了错愕,有的泪流满面,有的眼里闪着星星点点的火光。
时光荏苒,当年那帮少年逐渐长大,在经历“银河号事件”、“南海撞机事件”等一次次用忍辱负重维护尊严,用血肉之躯捍卫主权的现实后,我逐渐开始懂得为什么老师当年对历史有如此深重的执念,因为那是中国的历史和过去,那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历史和过去,那是无论学文科还是学理科,无论将来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职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不能忘却的历史和过去。
家国情怀,往往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庆幸的是,老师的那声疾呼,让一茬茬学子对国家、对历史,对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如今,我们当中已有同学深耕于不同的专业领域,为打造大国重器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有的做了军人、当了警察,守卫一方平安;有的成了商界精英,在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不断创造价值;更多的同学,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而我们的中国,已不再是20年前那个面对强权欺压,只会也只能“强烈谴责”的中国了。
今年上半年,初中同学20周年聚会,已60多岁、退休在家的蔡老师欣然应邀到场。在同学发来的视频录像里,老师大声说着笑着,像个孩子。酒过三巡,他举起酒杯说:“20年前我在课堂上给你们讲,中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如今我的学生在课堂上给现在的孩子们讲,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年走得不容易啊!”说这话时,他自豪地笑着,眼里含着泪光……
这些天,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会用什么方式来回顾中国过去的70年?
于我而言,我也许会闭上眼睛,在脑海里迅速过一遍历史课本上的中国大事记。我也许会找到蔡老师促膝长谈,听他或是激昂或是沉静地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我也许会和他的那些90、00后的学生们一起,共同回首往昔,畅聊当下。
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无论是我的老师、我的同学还是其他人,在这场追忆往昔光辉的盛典里,每个人都是见证者、亲历者、推动者,每一个能真正践行“为祖国做些什么”这个想法的人,都是真正的英雄。
感恩我的老师,在我的人生最需要信仰和方向的紧要处,把家国情怀植入脑海,融入血脉。让我不忘那山河破碎、万马齐喑的至暗时代,不忘曾经用生命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无奈和悲怆,让我始终心存忧患但又能无比自信地踏上征程,与14亿同胞一道,朝着更为光辉的彼岸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