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政法 2023-07-11 19:50 发表于重庆
7月11日,由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重庆市法学会主办的“改革求变 政法惠民”重庆市政法领域改革最佳实践评选活动发布仪式正式启幕。其中,中共大渡口区委政法委员会“持续擦亮‘莎姐’品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获评重庆市政法领域改革最佳实践。
大渡口区持续擦亮“莎姐”品牌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近年来,大渡口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汇聚合力、持续发力,完善集青少年犯罪预防帮教、全民普法宣传和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为一体的法律服务机制,扩大“莎姐”品牌影响力和覆盖面,有效提升重庆辨识度和全国知名度。
改革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未成年人提出更高要求,全市启动“莎姐守未”专项行动,将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纳入平安重庆建设“一把手”工程,根据新形势持续深化细化“莎姐”工作机制,擦亮“莎姐”品牌。自2004年,大渡口区检察院创立“莎姐”青少年维权岗以来,大渡口区紧盯未成年人犯罪、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高发案件、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升、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等,完善统筹机制,加强基础建设,落实风险闭环,开展教育宣传,推动整体智治,抓好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全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逐年下降,“莎姐”团队及骨干先后获得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国先进工作者”“最美公务员”“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省部级以上集体和个人荣誉40余项。“莎姐”检察官梅玫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改革做法
(一)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格局。大渡口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在大渡口区做大做亮“莎姐”品牌的实施方案》,明确把“莎姐”打造成全区关爱青少年品牌、普法宣传品牌、社会治理创新品牌,并将“莎姐”未成年人帮教维权云平台(以下简称“莎姐”云平台)建设纳入区级十大重大改革项目和全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统筹推进。
(二)高质量打造少年儿童关爱体系。坚持在“三支队伍”“三项机制”“三级联动”上下功夫,持续擦亮“莎姐”品牌。自“莎姐”法律服务开展以来,帮助100余名失足少年重新找到生活方向,对398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个别帮教,实施心理矫正、危机干预400余人次,帮助8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重新回到课堂,引导70余名未成年被害人走出心理阴霾。
(三)深层次细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重点突出“莎姐”法治宣讲,全面推广“三个三”工作模式(即“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三突出”——突出主题、突出重点人群、突出全覆盖;“三保障”——组织保障、智力保障、制度保障)。编制《莎姐说》《莎姐陪着你》《莎姐讲故事》等文艺作品,联合影视公司成功拍摄制作国内首部预防青少年犯罪题材大电影《莎姐日记》并在全国上映。
改革成效
一是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识得到普遍提升,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大渡口区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由2004年的60人降至2023年的个位数。
二是干部群众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意识、能力得到增强。累计开展“莎姐”法治巡回宣讲600余场次、受众13万余人次,组织开展“莎姐”云平台推广宣传30余场次,受众达6万余人。在全市率先引入了社工组织参与个案帮教,“莎姐”法律服务与重庆工商大学启明社工合作开展的帮教案例入选全国百优社会工作服务案例。
三是公信力得到提升,区检察院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市“群众满意示范窗口”等多项殊荣。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两年向全国人大作报告时,都对“莎姐”给予了充分肯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