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检事儿 2023-04-24 18:05 发表于重庆
★ 开栏语 ★
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重庆检察工作迎来了发展新起点。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展示全市检察干警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以新气象新作为服务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的鲜活图景,本微特开辟专栏,每期邀请一名检察官以履职过程中的真实案件、事例讲述新时代重庆检察故事,展现奋进新征程中的检察“星”风采,反映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主题教育的新进展、新成果,营造“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浓厚氛围。敬请关注!
本期推出的是由重庆市大渡口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梅玫讲述的检察故事《川渝检察携手照亮涉罪未成年人“回归之路”》。
人物档案
梅玫:重庆市大渡口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公务员、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守望正义——群众最喜爱的检察官”等荣誉。
家庭的幸福快乐,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父母温和而友善的爱。然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监护不力可能会让孩子误入歧途。去年,我们就办理了首例川渝两地跨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成功帮助这些孩子重新走回正轨,也让其父母树立了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2021年1月,家住四川省攀枝花市的小周等3名未成年人在诈骗分子的利诱下,通过提供银行卡等方式为诈骗分子转移违法犯罪资金,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不久后,家住重庆市大渡口区的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了案,该案侦查终结后被移送至我院审查起诉。经审查,我们认为3名涉罪未成年人符合附条件不起诉条件,决定对3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监督考验期分别为7至9个月。
2022年4月,针对案件反映出的监护不力、亲子关系有待改善等问题,我们向3名涉罪未成年人父母发出督促监护令,并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
据此,攀枝花市西区检察院联合当地社工组织,通过社会实践、法律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对3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跟踪帮教,并对法定监护人进行“一对一”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此同时,我们还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帮教内容和指导方案,确保家庭教育指导落地落实。
经过一段时间家庭教育指导后,我们欣喜地发现,这3名涉罪未成年人深受触动,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更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就连参加志愿活动、社会服务也更加积极主动。曾是老师眼中“叛逆学生”的小杨懂得了责任和担当,在父母的支持下,凭着自身努力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小周利用学习闲暇时间,主动帮妈妈打理所经营的小卖部,以前讨厌的搬运货物等力气活更是抢着做;小唐也时常主动去爸爸打工的地方帮忙,打算今后学好一门技能独立生活。
今年2月,监督考验期满后,我们再次来到攀枝花市西区检察院,依法对这3名涉罪未成年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在随后的川渝协作家庭教育指导专题座谈会上,小唐等3人敞开心扉,畅谈了收获及感想,其法定监护人也对检察机关和社区为孩子们付出的努力表达了真挚的感谢。
“这相当于给了娃儿们新的生活,让他们能重新走在‘阳光’下!”会上,小唐的父亲哽咽地向我们述说着这几个月来的“复杂心情”历程。他说,在检察机关和社区的帮助下,自己认识到了过去教育方法的错误所在,更纠正了“严父出孝子”的教育理念,转而采用心理疏导、鼓励的方式帮助小唐缓解学习压力,使其学习成绩大幅提升。
“现在娃儿懂事多了,经常来小卖部帮忙,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久前,小周的妈妈专程从外地打来电话,激动地告诉我孩子的可喜变化。听到这一切,我的心里暖暖的。
曾经的说教、打骂,变成了理性沟通。家长们都懂得了要“依法带娃”,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可以说,此次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令人欣慰。
办案感言
办理此案时,作为未检检察官,我们不仅联合多方力量对这些“问题少年”进行了教育和挽救,还对他们的父母进行指导和帮助,督促父母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重视未成年人的身心培育,注重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更好地帮助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2022年1月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法律的高度为家庭教育确立了行为规范,也为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支持和服务制定了措施、确立了目标,既依法惩戒“养而不教、监而不管”,也依法纠偏“教而无方、教而不当”。未来,我院也将立足检察职能,加大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力度,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见效,让每一名未成年人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