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察官邀请线索举报群众对紫竹溪开展回头看跟踪调查,并通过手机端公益诉讼线索举报应用上传,固定相关证据。
重庆数字法治系统构架已从1.0版迭代升级至“1+6+N”5.0版,即1个“数字法治大脑”,设置“执法司法、城市治理、矛盾纠纷化解、普法服务、公共安全、市场监管”6条跑道,不断丰富完善N个重大应用,更高水平的维护平安稳定能力、更加严格的依法行政能力、更为公正的执法司法能力、更加精准的法治服务能力持续深化拓展。
遇到矛盾纠纷该找谁来解决,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好?发现环境污染等线索到哪里投诉,投诉办理情况怎么样了?自愿去戒毒,该到哪里去,怎么去……这些曾经困扰部分群众的老大难问题,如今随着重庆数字法治系统架构迭代升级被逐个“击破”。
近日,记者走进高新区白市驿镇看到,该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电子大屏上,不同颜色的数据滚动变化着。
“这些数据是基层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的智能‘好帮手’!”白市驿镇工作人员坦言,之前市民反映问题,如果当场解决不了,工作人员需要手写记录,回到办公桌又重新录入,再上报给社区书记,“然后,我们又要和书记一起去现场,如果还是不能解决,要再回办公室录入情况,转交到街镇……”
牵头主体不明、部门衔接力度不够、程序反复不便……逐渐成为矛盾纠纷化解面前的“拦路虎”。
如今,通过这套“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应用”(以下简称矛调应用),白市驿镇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整体情况“尽收屏中”。基层工作人员可以迅速掌握矛盾纠纷来源,语音识别录入、智能分类甄别、研判风险等级,并迅速介入,让矛盾纠纷化解跑出“加速度”。
其实,运用数字化手段,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只是我市数字法治建设的一个缩影。连日来,记者就我市数字法治建设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