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检察院>>检察新闻
【检护民生】涪陵:天降横财必是诈骗?一波三折还款记
时间:2024-10-0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您好,我是重庆市涪陵区检察院的检察官刘咏梅,您有一笔涉诈钱款被追回……”

“诈骗分子!别再打电话来了!”

“你电话里不相信我没关系,我这边发送相关资料跟你核实,可以吗?”

“别来这套,我不信……”

电话那头,气冲冲的几句骂声之后,挂断了电话;电话这头,刘咏梅摇头苦笑,看来自己被当成骗子了。


原来,今年7月,涪陵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该团伙共计转移伦某某、刘某某等4名被害人资金5.3万元,其中1.8万元在转账当日即被冻结后由公安机关发还至被害人刘某某,剩余3.5万元涉诈资金被转移。

审查起诉期间,经检察官释法说理,该团伙中5名犯罪嫌疑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表示愿意尽全力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主动退赔3万元至公安机关。

然而,钱到账了,却还不回去。“刘检察官,被害人伦某某始终拒接电话,一打过去就挂了,这该怎么办?”原来,公安机关在办理相关返还手续时,遭遇了信任危机。

了解情况后,检察官刘咏梅第一时间致电伦某某未果,又发送短信向伦某某表明身份并说明情况,但消息都石沉大海。

在发送第5条短信后,终于等到了伦某某的回复,但却是一句,“我是不会相信你们这些诈骗分子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此后,尽管检察官提供了多种验证公安机关及检察机关的有效方式,面对“天降横财”,伦某某始终难以卸下心防。

就在沟通陷入僵局之际,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该案办案法官表示,本案中该团伙实际获利为2万余元,退赔金额超出了非法获利数额,如伦某某依旧不愿意接受相应发还款项,将按比例返还至被告人。

“这可不行,我们再想想办法。”必须尽快与伦某某取得联系获取信任!鉴于其在沟通中多次表现出对外地陌生号码心存警惕,检察官想到可以尝试请求当地司法机关予以协助。随后,检察官与伦某某当前居住地的检察院取得联系,委托该院工作人员联系伦某某说明情况,以此证实身份后取得伦某某信任。

两天后,好消息传来!办案民警告知检察官已经通过居住地检察院顺利联系上伦某某,等伦某某发送相应材料,很快就能发还完毕。

然而次日,检察官又接到了该民警的电话,“检察官,该怎么办,伦某某把我拉黑了。”原来,加上微信后,伦某某曾要求视频通话以验证身份,恰逢民警在外执勤,工作繁忙,没有立即答应该要求,等再次联系时,才发现伦某某已经将自己拉黑了。

眼看只差临门一脚,检察官并不气馁,再次致电伦某某居住地检察院工作人员请求帮助。工作人员回复告知,伦某某近日已回到户籍地,并明确表示不会相信此类事情。检察官思索后建议公安机关与其户籍所在地警方联系,委托当地民警到伦某某家中当面说明情况。

看到身着警服并带有相应证件的民警站在了自己面前,伦某某总算相信了涪陵区公安局民警及涪陵区检察院检察官的身份,主动配合提供相关手续。

“实在不好意思,我真的是被骗怕了,谢谢你们帮我追回损失!”伦某某有些难为情。

一波三折难挡护民生之心,通过两地合作,2024年8月5日,最终将1万余元款项顺利发还至伦某某。另外,退赔的剩余2万元也全部发还至另外2名被害人。

至此,在刘咏梅的心里,这个案子也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检察院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太极大道72号 值班电话:023-72805501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