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去年初,“公益诉讼线索举报一件事”平台的提示音,拉开了紫竹溪治理的序幕。
“紫竹溪受到污染,发出刺鼻气味,希望检察官能及时治理!”看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报的线索,李姣立即组织团队到达现场核验。通过初步核验,该水体的pH值、悬浮物含量等均严重超标。
污水从何而来,又该如何治理?带着这些疑问,李姣灵活运用“公益诉讼线索举报一件事”中共享的重庆市排污单位名录、重庆市环境质量手工检测点位信息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查清了污染原因系附近场镇污水管网未彻底实行雨污分流,居民生活污水流入低洼处形成了约4.8亩黑臭水体,这些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紫竹溪,造成了环境污染。
查清了污染源头,整改随之而来。历时三个月,污水管网得到彻底改造,黑臭水体消失,紫竹溪重现生机。
不仅如此,为了打破数据共享的艰难僵局,李姣更是积极主动地探索,致力于建立“数字长生办”这一品牌,全力畅通与行政机关大数据共享的渠道。这一做法,得到了广泛认可,被市委办公厅等多家单位评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暨美丽重庆建设典型案例”和市检察院“最佳检察改革十佳案例”。
与此同时,李姣还推动涪陵区检察院与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签订了大数据协作协议,精准地向靠近非法捕捞犯罪频发地区的群众定向发送提示短信,使得非法捕捞犯罪率大幅下降33%。
从碧波荡漾的江面到层峦叠翠的江岸,李姣用七年时光诠释着新时代检察官的使命担当。她是司法改革浪潮中的弄潮儿,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在守护长江生态的征程中,这位山水卫士将继续以法治为笔,在巴渝大地上书写生态保护的检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