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9日,《重庆日报》第7版全文发布《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内容如下:
各位代表: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最高检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持续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以党的建设为统领,锚定“持续走在全国先进行列、奋力打造检察工作现代化西部先行区”目标任务,依法全面履行检察职责,在法治轨道上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守护民生,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97023件,同比上升37.7%。其中,审查逮捕案件14035件20037人、审查起诉案件33291件46662人、各类诉讼监督案件27218件、公益诉讼案件2533件、立案侦查44人、信访申诉和司法救助案件19912件。47件案(事)例被最高检或国家部委评为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同比上升113%。21篇法律文书被最高检评为优秀法律文书。最高检设置的46项案件质量评价指标,重庆优于全国通报值和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指标有38项,占全部评价指标的82.6%,位居全国前列。14项工作在全国检察机关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交流。87个集体、249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涌现出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一批先进典型。
优化民事检察。深入实施民法典,依法办理民事检察案件5501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诉148件、再审检察建议223件,法院审结后改判、发回重审、调解及和解撤诉341件。对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1337件,监督民事审判行为,协同解决执行难问题。四分院办理的秦某某与某建设工程公司劳动争议纠纷监督案、开州区检察院办理的张某某与黄某某民间借贷纠纷监督案被最高检评为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典型案例。持续开展虚假诉讼专项监督,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428件,起诉虚假诉讼犯罪16人,让打“假官司”的付出真代价。南岸区检察院办理的陈某等人利用虚假公证文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监督案,督促公证机构撤销虚假公证文书,以虚假诉讼罪追究陈某等人刑事责任,被最高检评为虚假仲裁、虚假公证监督典型案例。
强化行政检察。依法办理行政诉讼监督案件1328件,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行政裁判提出抗诉及再审检察建议10件,对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502件。在办理行政检察案件中,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化解行政争议464件,其中十年以上的“钉子案”65件。二分院办理的向某某工伤保险待遇认定检察监督案被最高检评为“行政检察与民同行”典型案例。会同市司法局出台工作指引,深化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督促行政执法部门移送涉嫌犯罪线索30件59人,对应受行政处罚的被不起诉人,向行政执法部门移送905人,防止“不诉了之”“应罚未罚”,以检察监督助推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
做好公益诉讼检察。立案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85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048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或开展诉前磋商2144件,绝大多数公益损害问题在诉前得到解决。对于诉前解决不了问题、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件,提起公益诉讼281件,全部获法院支持,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市检察院与相关部门在水土保持、土地执法等领域建立协作机制。全市检察机关督促收回国有财产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1.3亿余元。大足区检察院在区政府支持下,建成文化遗产检察保护中心并向公众开放。彭水县检察院与县政府联合发文,“府检联动”维护公共利益。全市三级检察院推行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邀请2639名代表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等担任“益心为公”志愿者,不断扩大公益保护“朋友圈”。
依法开展检察侦查。市检察院组建侦查机构和侦查队伍,以机构正规化推动侦查专业化。加大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涉嫌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犯罪的查办力度,立案侦查42人。审慎激活检察机关“机动侦查权”,对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市检察院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批准立案侦查2件2人。对认为证据不足的审查起诉案件,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2409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检察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热忱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迈上新征程,检察工作欣逢最好发展时期。对标党和人民群众新要求,对标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使命,我们的工作还有一些差距。一是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还有待提高。二是“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还有提升空间。三是检察人员监督办案理念、素质能力还不完全适应新时代检察工作现代化的新要求。四是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机制还不完善,队伍教育管理监督还有薄弱环节。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努力解决。
2024年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