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走访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把“量身定制”的检察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会员充值买‘树币’,获取歌曲云链接和提取码,就能在云网盘转存或者下载音乐……”一个叫“树下音乐论坛”的网站,注册会员过6万且颇有流量,其站内10万首音乐竟是“偷”来的。
从2014年2月开始,黄某在家中租赁服务器搭建该音乐下载网站。作为网站的唯一管理员和经营者,他通过从境外网站购买、免费网站下载、黑胶唱片数字化等方式,获取歌曲资源后上传至云网盘,并在其经营网站发布包含上述音乐专辑、音乐名称、云下载链接等信息的帖子,供充值会员付费下载。
2020年11月,公安机关对此立案侦查,渝中区检察院随即派员提前介入引导侦查。
据了解,该案是最高检、国家版权局等部门挂牌督办的重庆首例侵犯数字音乐著作权案。面对几个“T”的海量音乐数据,到底该如何取证成了一道办案难题。
“全国办理的类似案件屈指可数,经过多方论证,我们最终采取抽样鉴定的方式,从中选取了1500多首最具代表性的音乐类型,请专业机构做了鉴定,结果均为‘盗版’。”渝中区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陶维俊介绍。
经鉴定,“树下音乐论坛”网站发布的音乐主题帖子总数2.5万余条,涉及音乐作品10万余首,其中1.4万余条主题音乐帖子的购买记录为8万余次。该网站拥有充值会员2000余人,累计充值金额50余万元。
2022年9月,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办案过程中,渝中区检察院依法向维权受托人国际唱片业协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告知诉讼权利义务、听取诉求,推动权利人实质性参与诉讼,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
“在引导权利人提交相关证据材料的同时,我们还通过多次释法说理,促使黄某在庭审阶段认罪认罚,退缴全部违法所得。”陶维俊表示。
2023年3月,经该院依法提起公诉,黄某因侵犯著作权罪获刑3年有期徒刑,缓刑4年,并处55万元罚金。
除此之外,渝中区检察院还就音乐作品网络侵权风险点,向当地文旅委等部门提出了强化监管的建议。去年底,该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侵犯著作权犯罪典型案例。
从“治罪”到“治理”。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还持续深化“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依托大数据赋能对著作权虚假诉讼案件线索进行分析研判,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迄今已通过抗诉、制发再审检察建议等方式开展监督535件,为强化版权保护、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由章某某等人在《中国消费者》杂志等省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在2年内参加4次消费者领域的公益活动……”1月4日,由长寿区检察院依法支持市消委会提起的一起制售假冒乳胶漆民事公益诉讼案调解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