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重庆
新冠疫情来势汹涌
在一个又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
有一群“检察蓝”的身影
他们
或化身扫楼“大白”
或值守防疫“卡点”
或打通保供“最后一百米”
或为群众疏难救急
照亮一束光
守护一座城
助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一起
侧耳倾听
来自“检察蓝”抗疫故事
“疫情严峻,社区人手急缺,谁愿加入志愿者队伍,党员优先!”
“我和妻子都是党员,我们来!”
重庆疫情暴发的11月,我在社区群内看到了志愿者“招募”消息,毫不犹豫和同在检察系统工作的妻子一起走上了抗疫一线。
起初,我们主要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物资搬运、维持秩序等抗疫工作。但随着防疫形势的发展,我所居住的楼栋也出现了确诊病例,被划入高风险区域。
这栋19层的住宅楼房,共有76户居民,上下往返三五次,大概需要4个小时……这就是楼栋被封后,我们夫妻二人的新工作,逐层逐户敲门通知邻居做核酸,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做核酸啦!口罩戴好,渝康码打开,依序下楼排队了。”为了避免扎堆排队增加感染风险,我每次通知完三层楼的邻居后,就折返回楼栋核酸点查看检测进度,等排队人员快要做完时,就再向上跑三层楼继续通知,工作看似简单,但穿着防护服 “往返跑”来回个几次,整个人就像被汗水浸泡一样,对体力和耐力都是不小的挑战。
就在我们把全楼栋的邻居都认识的同时,还顺手解决了一起邻里纠纷。“现在这关键的时候,远亲不如近邻,有问题好好沟通,不要吵架,互相包容一点嘛。”“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楼上也随意往下吐口水,你能接受吗?”……楼上楼下发生口角纠纷,我们及时站出来“调停”,让双方气消言和。
夜间,看到管控楼栋楼下值守的工作人员冻得搓手跺脚,我们将家中的枕头、被子送下楼,为防疫的“大白”送上一份“暖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并肩作战,一路前行,为群众筑建起坚实的健康屏障。
志愿者:徐周 沙坪坝区检察院政治部 干警
“兄弟,我妈刚出院没几天,又发病了,需要马上去医院,麻烦你们想想办法。”
“小伙子,我药吃完了,帮我去药店买一下嘛。”
在畔山桃园小区,我每天都会收到社区居民的求助信息。我会及时梳理后,发布在社区工作群里,由大家去认领,并根据居民需求的轻重缓急为其提供服务。这也成为了我和同事们下沉支援畔山桃园小区后所承担的工作之一。
11月8日,应区委组织部派遣,我院9名干警组成“红岩志愿小分队”下沉到覃家岗街道金桥社区畔山桃园小区点位支援,这个小区的5栋、8栋目前被划定为高风险区,整个小区都参照高风险区域管理。小区有2000多住户,而且老年人比较多,他们很多不会网上购物,需要买药买肉买菜这些就会找志愿者帮忙,次数多了,“跑腿”就纳入了“红岩志愿小分队”的“业务”范围,给居民们提供“代买”服务。现在,居民也很信任我们“红岩志愿小分队”。
11月14日清晨,我正在卡口值守,一大姐急冲冲地找到我说,“小伙子,我妈旧疾复发,情况危急,需要马上就医。”我赶紧打电话去核实情况,在确认完相关信息后,立刻为老人申请了绿色通道。在协调好其他同事去为老人办理出入手续后,我又立刻往老人家里跑去,和老人儿子一起帮助老人出户、坐车就医,为老人及时就医争取时间。目前,老人已经住进了ICU,暂时无生命危险。老人亲属在回社区办理相关手续时,特意找到我说,“兄弟,谢谢你,帮大忙了。”
“客气了,这是我该做的。谢谢你的信任。”
社区群众的信任让我很欣慰也很开心。下沉这些天,工作很繁杂,身体很疲惫,但看着居民朋友们能在我们的守护下尽可能地正常生活,我更加明白了党员的意义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