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检察要闻
【战疫进行时】“检察蓝”的抗疫故事(二)
时间:2022-12-01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11月的重庆

新冠疫情来势汹涌

在一个又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

有一群“检察蓝”的身影

他们

或化身扫楼“大白”

或值守防疫“卡点”

或打通保供“最后一百米”

或为群众疏难救急

照亮一束光

守护一座城

助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一起

侧耳倾听

来自“检察蓝”抗疫故事



抗疫夫妻“二人转”



志愿者:宋安康 市检察院政治部干部室 副主任
服务地点:渝北区仙桃街道和庆路社区


11月12日,我和妻子就向所在社区网格报到,第二天一早便投入防疫工作。我所在的鹿山台一期小区,核酸检测时间是早上七点钟。考虑到还要保障刚上初一的女儿上网课,我们二人商议,由我作为“主力”,妻子作为“替补”,接力做好防疫工作。

于是,妻子每天六点过起来为女儿准备早餐和网课资料。我来不及吃早饭,一早便赶到社区参与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等到晚些时候妻子来替换时,再回去吃饭、买菜。有两次,因协助物业调解门岗业主出入问题,早餐干脆就省了。我们夫妻二人连续多日共同参与抗疫,同心协力,相互支持,像很多普通家庭一样,做到协助抗疫、居家办公和家庭日常“三不误”。

近几日,鹿山台一期小区连续出现混阳和阳性病例,属于高风险地区。妻子担心我在没有完整的防护装备情况下,去每个楼栋的单元一线参与核酸检测会有一定风险。我宽慰她说:“目前小区人手不足,去是一定要去的,我注意防护,保持安全距离,问题也不大嘛。”

服从安排,向“疫”前行。为协助社区到小区15栋楼37个单元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我们夫妻二人连续奋战近5小时,做好检测物资准备、宣传引导、秩序维护等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尽一份绵薄之力。



几栋楼上门单检下来,衣服都湿透了




志愿者:罗倩 市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干警
服务地点:渝北区龙溪街道武陵路社区


11月13日,龙溪街道武陵路社区疫情告急,急需追阳采样志愿者。接到社区工作人员通知后,我自愿逆行进入高风险区,深入疫情一线,协助医生摸排、追踪混阳人员,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分拣、搬运防疫物资,追阳上门核酸采样,配送生活物资。

追阳工作被感染风险极大,但这还只是浮在表面的困难。武陵路社区都是老居民区,没有电梯,哪怕只穿一件T恤、再套个防护服,几栋楼上门单检下来,衣服都湿透了。而且,该社区的路况极为复杂,门牌号杂乱无章,哪怕是连着的门牌号,实际上可能相隔很远。由于医生和我都对这个片区不熟悉,我们笨拙地找了好久,走了不少冤枉路,才能完成追阳采样。

我近视有800度,两层口罩加上面罩,汗水加上水蒸气,眼前雾蒙蒙一片。哪怕是收拾医疗垃圾、扫码和拆装这些简单的动作,对我而言都非常困难。不过,在众多医生、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这里终于解封。

11月18日,我所住的嘉州社区告急,被划定为高风险区。有了前期的经验,我再次报名成为志愿者,投入社区防疫工作中。



19层楼里的“往返跑”



志愿者:刘昌强 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四部 主任
服务地点: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建东社区


“疫情严峻,社区人手急缺,谁愿加入志愿者队伍,党员优先!”


“我和妻子都是党员,我们来!”


重庆疫情暴发的11月,我在社区群内看到了志愿者“招募”消息,毫不犹豫和同在检察系统工作的妻子一起走上了抗疫一线。


起初,我们主要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物资搬运、维持秩序等抗疫工作。但随着防疫形势的发展,我所居住的楼栋也出现了确诊病例,被划入高风险区域。


这栋19层的住宅楼房,共有76户居民,上下往返三五次,大概需要4个小时……这就是楼栋被封后,我们夫妻二人的新工作,逐层逐户敲门通知邻居做核酸,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做核酸啦!口罩戴好,渝康码打开,依序下楼排队了。”为了避免扎堆排队增加感染风险,我每次通知完三层楼的邻居后,就折返回楼栋核酸点查看检测进度,等排队人员快要做完时,就再向上跑三层楼继续通知,工作看似简单,但穿着防护服 “往返跑”来回个几次,整个人就像被汗水浸泡一样,对体力和耐力都是不小的挑战。


就在我们把全楼栋的邻居都认识的同时,还顺手解决了一起邻里纠纷。“现在这关键的时候,远亲不如近邻,有问题好好沟通,不要吵架,互相包容一点嘛。”“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楼上也随意往下吐口水,你能接受吗?”……楼上楼下发生口角纠纷,我们及时站出来“调停”,让双方气消言和。


夜间,看到管控楼栋楼下值守的工作人员冻得搓手跺脚,我们将家中的枕头、被子送下楼,为防疫的“大白”送上一份“暖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并肩作战,一路前行,为群众筑建起坚实的健康屏障。




变身“跑腿”快递员,担当邻里“守护者”




志愿者:徐周 沙坪坝区检察院政治部 干警

服务地点:沙坪坝区覃家岗街道金桥社区


“兄弟,我妈刚出院没几天,又发病了,需要马上去医院,麻烦你们想想办法。”


“小伙子,我药吃完了,帮我去药店买一下嘛。”


在畔山桃园小区,我每天都会收到社区居民的求助信息。我会及时梳理后,发布在社区工作群里,由大家去认领,并根据居民需求的轻重缓急为其提供服务。这也成为了我和同事们下沉支援畔山桃园小区后所承担的工作之一。


11月8日,应区委组织部派遣,我院9名干警组成“红岩志愿小分队”下沉到覃家岗街道金桥社区畔山桃园小区点位支援,这个小区的5栋、8栋目前被划定为高风险区,整个小区都参照高风险区域管理。小区有2000多住户,而且老年人比较多,他们很多不会网上购物,需要买药买肉买菜这些就会找志愿者帮忙,次数多了,“跑腿”就纳入了“红岩志愿小分队”的“业务”范围,给居民们提供“代买”服务。现在,居民也很信任我们“红岩志愿小分队”。


11月14日清晨,我正在卡口值守,一大姐急冲冲地找到我说,“小伙子,我妈旧疾复发,情况危急,需要马上就医。”我赶紧打电话去核实情况,在确认完相关信息后,立刻为老人申请了绿色通道。在协调好其他同事去为老人办理出入手续后,我又立刻往老人家里跑去,和老人儿子一起帮助老人出户、坐车就医,为老人及时就医争取时间。目前,老人已经住进了ICU,暂时无生命危险。老人亲属在回社区办理相关手续时,特意找到我说,“兄弟,谢谢你,帮大忙了。”


“客气了,这是我该做的。谢谢你的信任。”


社区群众的信任让我很欣慰也很开心。下沉这些天,工作很繁杂,身体很疲惫,但看着居民朋友们能在我们的守护下尽可能地正常生活,我更加明白了党员的意义和责任。




“报名晚了,就轮不到我了!”



志愿者:吴世行 渝北区检察院 干警
服务地点:渝北区仙桃街道同盛路社区

“明天我们社区需要同志协助做核酸检测,可以参加的志愿者请接龙。”在社区群里,我第一个报了名。

第二天早早来到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台,这已经是我第14次在这个熟悉的岗位上了。而这天,正好是我43岁的生日,我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继续为疫情防控献出自己小小的力量。

“小吴,今天又是你啊,我都多少次碰到你了,真不愧是检察官,热情真高,为你点赞。”碰到邻居李阿姨,她开心地鼓励我。“对啊,这次我难得又报上了名,现在群里有198名成员,晚了就轮不到我了。”为了不错过抗疫的机会,我还单独向社区干部说过,如果有需要,请直接给我安排。

此时正值重庆疫情快速发展期,我只是全市51.7万名志愿者中的一名。除了社区群里的争先恐后,在我们院里,更是让我体验到什么是全员出击,齐心抗疫。全院上下180多名干部职工,从院领导、干警、书记员到驾驶员,参与到抗疫工作已经达到300多人次,更有一批同事在高风险区从事信息扫描、维持秩序、流调研判、物资转运等工作。我们还有个“追阳十人队”,每天凌晨上岗,专门负责为混阳人员做核酸检测……他们这种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状态,让我非常敬佩,甚至自愧不如,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抗疫的热情和决心。

“听说今天有同志过生日,世行,生日快乐”,傍晚回到家,手机上陆续收到家人和同事们的祝福。

这是我四十多年来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我很自豪生在这个国家,生在这座团结又有凝聚力的城市。我忍不住分享了我43岁生日的感悟:新冠肆虐巴渝地,激发吾辈斗争气。不畏艰险挺身出,护我身后万家圆。冬去春来不再远,动态清零在眼前。待到山花烂漫时,月到风来相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