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不同,今年《白皮书》中新增了金融行业的高发犯罪分析版块。”江北区检察院检察长冉劲介绍,此举旨在通过深度剖析典型案例,揭示行业内部风险点,为金融机构强化内控管理提供参考。
“一线员工日常接触核心业务,一旦出现监管真空,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把风险防控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真正融入每个员工的日常操作中。”有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多样,我们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才能及时识别风险,但目前的培训资源还不够。”
对此,江北区检察院在《白皮书》中提出了“加大内部监管力度+增强外部监督强度+提高宣传教育精度”三大对策建议。在内部监管层面,聚焦“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加大监管力度,助力织密风险防控网;在外部监督环节,强化履职,打破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加强司法联动;而在提高宣传教育精度方面,承载着警示教育核心使命的“金融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应运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是在市检察院的指导下,由市检察院一分院、江北区检察院共同打造。基地设立的金融犯罪警示教育数字平台,可根据来访人员所处的金融行业,以图文、视频、互动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犯罪案例警示、误区解读、罪名解析。
此外,该基地还创设了“江小安之金鉴课堂”和“江小安之金鉴大讲堂”,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打造“沉浸式”警示教育体验,提升金融从业者风险意识。
活动结束后,数十位区人大代表走进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当步入数字体验区时,大屏幕上正在动态化、流程化地展示刑事诉讼程序,涉及不同行业的金融犯罪办案数据在屏幕上闪烁着。讲解员指尖轻触屏幕,取材自真实案例的警示教育片随即播放,精心设计的交互式问答界面即刻浮现……
“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在审批贷款过程中,未尽核实义务,导致银行无抵押物发放贷款,但贷款到期后收回。该工作人员是否构成犯罪?”来访者在沉浸式互动中直面各种“陷阱”,那些曾经遥远的犯罪场景化作眼前的危机抉择,每一次“答题”,都是一次无声的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