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垫江:申领独生子女津贴,却发现自己“未婚”
时间:2025-04-2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请记得今年的资格年审手续,和养老金资格认证一样,每年领取津贴前都要完成生存认证流程。”近日,垫江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回访刘启峰时,见他用去年申领的独生子女家庭扶助金添置了新家电,便再次贴心提醒。此前,刘家因户籍登记错乱,陷入“妻子‘弟媳’、女儿成‘侄女’”的身份困境,而在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后,这一难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按婚姻登记信息,你说的女儿怕是你侄女儿哦!”2023年2月,年过六旬的刘启峰带着材料来到当地卫健部门,申请每年1560元的独生子女扶助金时遭遇意外:他被告知不存在婚姻登记,妻子高兰的“丈夫”竟是自己的弟弟刘启岳。


事后经兄弟俩回忆,猜想是1989年负责登记的工作人员失误,错把刘启峰写成了刘启岳,这才导致哥哥未结婚、弟弟多结婚、女儿变侄女的尴尬局面。


“我们跑了好几个部门,都说时间太久没法改。”就在兄弟俩一筹莫展之际,垫江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的一句话点燃了希望:“可以找检察院试试。”


随后,弟弟刘启岳来到垫江县检察院申请监督。该院受理此案后,承办检察官立即展开了细致的调查工作。调取资料、核对信息、走访邻居……经过一系列工作,确认这场“婚姻身份迷局”系当年工作人员闹了“乌龙”。


原来,按当时规定,农村地区新人需到乡镇政府办理婚姻登记,并需提供所在单位或村委出具的载有双方信息的婚姻状况证明。1989年,刘启峰与高兰结婚时,因村委工作人员笔误,刘启峰的证明上写了刘启岳的名字,高兰的证明则写的是刘启峰的别名刘启万,而弟弟刘启岳实际上已经与周姓女子结为夫妻。


然而,当时刘启峰与高兰二人并未察觉,乡政府负责登记婚姻的工作人员也未仔细审查,在确认这位别名为刘启万的准新郎就在眼前后,便顺势按另一份载有“本名刘启岳”的证明发放了《结婚证》。


“身份错位带来的不仅是情感上的伤害,由于婚姻关系不被承认,刘启峰无法享受独生子女家庭应有的政策待遇。更令人担忧的是,弟弟刘启岳在系统中竟有了‘两段婚姻’,可能面临重婚的法律风险。”2023年3月,一场特殊的听证会在垫江县检察院举行,听证员们一致支持纠正这起行政错误,并表示检察机关依法监督此案,不仅是助推行政机关填补管理漏洞,更是让国家津贴能实实在在地发放到位。


随后,该院向民政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撤销错误的婚姻登记并实施专项排查,以规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化解现实矛盾纠纷,对证件、证明材料审查不严等引起的错误婚姻登记形成完善的处理措施。


但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为让刘启峰顺利领取扶助金,承办检察官又当起了“跑腿员”,帮他梳理申领流程,协调相关部门。“检察官给我画了张流程图,还留了电话随时解答问题。”刘启峰感激地说。


“多亏了有检察机关,我们兄弟俩心里才能够踏实!”2024年2月,刘启峰的独生子女扶助金申领资格审核通过,同年8月,扶助金按时到账。至此,这场跨时三十余年的婚姻身份迷雾终被拨开,饱含民生关怀的扶助金也一分不少地落进了老刘家的口袋。


(文中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