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知识产权宣传周】江北:记账本确定关键线索,检察履职斩断制售假冒伪劣调味品产业链
时间:2025-04-2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现在厂家在外包装上采用激光雕刻防伪码,与生产批号一一对应。”2025年4月22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江北区检察院检察三部检察官李欣等人来到江北区盘溪农贸市场开展案件“回头看”时,商户王老板举着调料袋展示道。这一变化还得从该院办理的一起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说起。


2023年底,江北区盘溪农贸市场副食店主小张盯着货架上“齐奥”调味料陷入沉思,连续几通投诉电话让他后背沁出冷汗。这些从“奇鲜调味料”网店购入的货物,店主坚称是正品,可老主顾们并不买账:“吃起来口味都不一样,你家东西绝对是假货!”打开库房,200多箱“齐奥”调味料整齐码放。几经思索,2024年初,小张向公安机关报案。


追踪假货源头,警方在广东佛山某仓库发现了真相:原来犯罪嫌疑人陈某和男友孙某经营着一家副食网店,偶然听朋友说道:“齐奥调味料卖得可火了,要是能做出差不多的,赚的可不少呢。”


两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网购了一些假齐奥产品放在网店销售,没想到很快就卖出去了,还小赚了一笔。2024年初,二人租下仓库,并拉来朋友赵某入伙。孙某负责联系上家(另案处理)购买包装袋和普通散装调料,陈某和赵某负责包装,并依托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20245月,三人落网,821日,案件被移送至江北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案件审理之初,承办检察官李欣遇到了难题。三人均认罪认罚,可关于犯罪金额的供述,却如同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让人无从下手。孙某态度坚决,始终坚称自己并未参与销售环节,所以对具体金额毫不知情。另一边,陈某和赵某二人则如出一辙,均一口咬定:“时间太久,具体实在记不清了,你们直接去查系统记录吧!”


平台交易数据能否作为定案依据?“不可靠!”检察官李欣皱紧了眉头,“电商平台存在未付款订单、异常退款交易,还有客户为折扣绕开平台走微信支付,变量因素实在太多……”


犯罪金额的确定对于假冒注册商标类犯罪的定罪量刑至关重要,可手中证据却并不充分。一连几天,李欣埋头在卷宗里,逐页逐页的翻找关键线索。终于,犯罪嫌疑人赵某的一句话引起他的注意:“我就负责包装调料,闲时记个账。”


这句话瞬间划开迷雾,明确了侦查方向。既然存在手工记账习惯,必然留有原始凭证!


经补充侦查,公安机关成功拿到关键证据——记账本。“调味料每箱成本150元,销售价格276元……”泛黄的纸页上,工整记录着每笔交易日期、成交金额等信息。经过与平台后台数据、微信聊天记录、银行流水进行比对,证据链逐渐清晰:截至2024年5月,三人非法经营数额共计15万余元。


铁证如山,陈某三人终于低下了头。


2025217日,江北区检察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陈某等3人提起公诉江北区法院最终以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分别判处陈某等人有期徒刑十个月至一年不等,并处罚金二万元至四万元不等。


4月22日,检察官一行人再次来到江北区盘溪农贸市场。


检察官,我们小本生意,万一不小心购入了假货怎么办?”面对商户老板的询问,李欣举起了手中的宣传资料册,“您可以向市场监管局举报或是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以来我们江北区检察院反映情况,我们会根据《江北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办法》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