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暖阳唤醒万物苏。2025年3月14日,一场特殊的“云上调解”在开州区检察院推到下展开。当屏幕那端的汤俊(化名)看到儿子强强(化名)笔下的《我的爸爸》时,这个消失两年的父亲终于红了眼眶。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让孤独症男孩强强的治疗费有了着落,更催生出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新机制。
故事要从两年前说起。2023年早春的寒风中,蒋艳(化名)推开开州区检察院“莎姐”检察官王莉办公室的门。离婚五年来,这位单亲母亲带着孤独症儿子辗转重庆各大医院,花光积蓄还欠下7万元债务。彼时的王莉记得,谈及强强的生活状况,蒋艳眼里闪着泪光。
为帮助蒋艳母子脱离困境,核实相关情况后,经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法院判决汤俊每月支付500元抚养费及3.4万元医疗费。当蒋艳握着判决书露出久违的笑容时,不料汤俊突然更换所有联系方式,消失在人海茫茫中,强强被迫中断治疗。没承想不多久孩子在学校频繁出现情绪失控、大声吼叫等症状,难以像普通孩子一样上课学习。“看着孩子这样,我的心像刀割一样。”无奈的蒋艳又一次推开了检察院大门。
再次接待蒋艳后,王莉将母子俩的情况向上级检察院作了汇报。转机出现在2025年惊蛰时节。为解决燃眉之急,市检察院二分院同步介入,为强强申请了检察机关筹建的专项爱心基金3000元,开州区检察院则协助蒋艳申请了司法救助金3万元。
经过及时治疗,强强病情很快得到好转。医护人员发现强强对色彩有着惊人感知——这个平时好动、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竟能握着蜡笔专注描绘数小时,他的画纸上,色彩总是格外鲜活。“每个孤独症儿童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得知这一消息后,王莉联系团区委,为强强提供了三年的免费绘画培训。
“司法救助只能救急,父亲也要履行责任!”开州区检察院创新运用大数据监督,通过社保、税务、银行等多维度数据比对,并启用由公安、妇联、团区委、社区、第一书记组成的未检网格员,对汤俊的财产情况、现实状况开展了全方位摸排调查,发现汤俊一直在外地务工。
时间不等人,为促成问题解决,也为汤俊节省来回差旅花销,王莉决定开展一次“云上调解”。
“云上调解”现场,蒋艳母子、检察官、公安民警、妇联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人民监督员依次坐定。当王莉展示强强的画作《我的爸爸》——画中一个模糊的人影站在彩虹下,镜头另一端的汤俊眼角有些湿润:“我不知道孩子会画画……”调解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汤俊现场支付拖欠的抚养费人民币1万元并承诺后续按月支付,3.4万元医药费则按年分期支付,还表示愿意承担强强的后续部分治疗费。
强强画笔下的彩虹不仅照亮了自己的未来。同月,开州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公安局、妇联等7个部门出台了《开州区涉未执行案件“攻坚破局”专项行动方案》,建立“司法救助+社会帮扶+心理干预”体系,促进涉未执行案件的办理审结,切实及时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截至目前,该院已推动17件涉未执行案件执行到位,涉案金额共计人民币2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