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江北:国家安全考卷上的红笔批注,检察官为同学们“讲讲错题”
时间:2025-04-1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第9题,有将近一半的同学选错了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

“在如何辨别间谍身份的题目中,很多同学的回答都模棱两可……”

4月10日下午,在江北区某职业学校内,江北区检察院检察官李璐正在对同学们前一天答好的“国安法律知识摸底答卷”进行点评。这场特殊普法活动背后,是检察机关的深层考量:当辖区学校反映学生法治观念薄弱时,检察机关决定通过让孩子们熟悉的“考试”形式,让国家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昨天批改了大家的试卷,值得表扬的是,所有同学都展现出了非常强烈的爱国意识和保护国家安全意识,但……”台上,李璐话锋突然一转,“这些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反映出大家在辨别间谍身份和应对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所以今天我来为大家‘讲讲错题’。

台上,检察官妙语连珠,台下,同学们笑声连连。紧接着播放的视频,让台下50双眼睛齐刷刷聚焦大屏幕——某中学生小冉拍摄军事禁区的细节照,被境外势力加以利用,险些酿成重大泄密事件。

李璐注意到,在播放小冉偷拍军事基地的画面时,同学们议论纷纷,其中不乏指责的声音,不少同学面带不屑地表示自己绝不会被境外势力利用,掉入到“泄露国家秘密”的陷阱。

然而,李璐接连抛出的问题,让原本热闹的现场安静了下来。

“大家还记得举报电话是多少吗?只有鬼鬼祟祟、出现在军事禁区的人才是间谍吗?身边的小卖部老板、久未联系的朋友可能是间谍吗?”

类似的问题曾在昨天的试卷上出现,而多数同学在面对这几道题目时都抓耳挠腮,没能给出正确答案。原本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噤了声,不少同学面面相觑,原本坚定的神色也转变成了犹疑。

这种时刻正是检察官所期待的教育转折点,为了让抽象的法律条文“活”起来,李璐将国家安全知识转化为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小故事,详细地讲解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揭露了潜伏在网络游戏、社交平台中的“伪装陷阱”。

讲座进入了尾声,李璐又将话题转回到了试卷上。当同样的题目被投影到大屏幕上时,这一次,所有同学都举起了手,选择了正确的答案。

活动即将结束之际,一分院、江北院检察官及区人大代表分别为本次考试的前7名同学颁发奖状。当获奖同学上台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希望同学们不仅考试高分,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也能交出高分答卷。”一分院检察官卓力多寄语道。

讲座结束了,但检察官的脚步并未止于普法课堂。为了保护学生健康成长,江北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主任罗慧决定后续借助“检校家三维联动”机制,与学校保持联系,针对存在严重认知偏差的学生建立“一人一档”的跟踪帮扶制度,定期关注学生动态,让这场始于国家安全日的行动,编织成守护青少年的长效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