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帮我们想办法解决了门前刺鼻的‘黑浆浆’。”2024年5月6日,雨后放晴,村民老王站在自家门口,深吸了一口交织着泥土和青草味道的空气,看着去年枯死的草木重新焕发生机,高兴地对前来回访的检察官说道。
气味难闻的“黑浆浆”是啥?从哪里来?又是怎么消失的?个中缘由还得从一起倾倒危险废物的污染环境刑事案件说起。
2020年1月至12月,陈某多次雇佣他人,将大量铝灰跨区域运输至老王所居住村舍上游的一废弃矿洞及周边进行堆放和掩埋,将铝灰封闭在废弃的矿洞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暗流在幽暗的矿洞中悄然涌动。当暴雨来临,雨水裹挟着非法堆放、掩埋的黑色铝灰,流向周边土地和河流。这些被非法倾倒的黑色铝灰形成了触目惊心的“黑浆浆”,在雨后的阳光下暴露无遗,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2023年6月21日,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黔江区检察院审查起诉。经调查,陈某在未取得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许可证的情况下,违法倾倒铝灰渣,导致周边土壤中汞等重金属指标超过土壤生态环境基线。经鉴定,这些铝灰渣为危险废物。
陈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倾倒铝灰的犯罪事实,讯问过程非常顺利。然而,当承办检察官谭彪审查案卷时,一个难题却摆在了他的面前——如何准确确定倾倒铝灰的数量?
原来,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对陈坤树倾倒的铝灰进行了挖掘和称量,但因涉案铝灰被掩埋过,挖掘出来的铝灰含有杂质,按照挖掘后的重量来认定涉案铝灰的数量不符合刑事证据认定标准,应将掺入的杂质重量剔除。
“现在不可能通过人工的方式把铝灰和这些杂质分开,但是数量一定得定量精准。”通过审查案卷,谭彪找到了陈某倾倒铝灰的运输单据,“根据运输费用计算涉案铝灰重量应该更准确。”于是,他结合运输费用的相关证据,精确核定了涉案铝灰数量,并将此作为起诉时对陈某定罪及量刑的重要依据。
7月4日,黔江区检察院认为陈某污染环境的犯罪事实成立且情节严重,遂以污染环境罪对其予以起诉。
2024年1月11日,经法院审理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相应违法所得被追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