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荣昌:“检察蓝”守护“生态绿”,诉前磋商让废弃达10年的矿山披上“绿衣”
时间:2023-06-1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玉米长得比人都高了,海椒开花了,四季豆也爬上杆子了,其它地方都种草复绿了……”2023年5月26日,荣昌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们对一处历史遗留矿山整治情况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村民唐大爷介绍起大家种植的农作物,如数家珍,满是笑意。

青山环抱下,绿油油的庄稼和周边的绿色安全围栏融为一体,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这让检察官感到特别的欣慰。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毫无生机、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坑。


2022年7月,荣昌区检察院在开展“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专项巡查时发现线索:辖区内有一处废弃矿山,多年来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检察官们核实后便立案深入调查。

现场勘查、无人机航拍、比对卫星遥感图片、调取矿山档案、走访附近村民……通过一番调查,检察官们了解到,这里曾是一处条石厂,早在2012年就已注销,修复义务主体不复存在。该石厂在关闭时未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致使此处荒废至今,无人管理。

“采矿形成了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矿坑,四周崖壁陡直,矿坑底部高低不一、岩石裸露,地形地貌遭到严重破坏,极有可能引发次生地质环境灾害。”承办检察官张莉说。

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尽快修复是关键!7月23日,荣昌区检察院便与负有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就公益受损事实、行政机关职责、整改方案等进行公益诉讼诉前磋商,并达成共识。由该行政部门依法全面履职,对矿山进行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闭坑矿山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关行政机关立刻行动,确定采用工程修复方式对该矿坑进行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招标选定了设计单位和修复方案,又在荣昌区检察院的协调下,顺利解决了土地复垦所需客土的来源问题。整改进行过程中,检察官们持续跟进监督,多次到现场查看矿山修复治理进度和土地复垦情况。

“通过整改,矿坑已得到有效修复,恢复耕地27.31亩,并在矿山周边设置围栏,消除安全隐患。”据行政机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发动附近村民在符合复垦条件的耕地上种植起玉米等农作物,进一步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同时,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相关单位举一反三,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拟定实施方案,按照 “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宜建则建 ”的原则确定恢复治理方向,通过自然恢复、工程修复、合法再利用等方式,统筹全区数十个地块的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的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工作。截至2023年5月,相关行政机关已对整改完成的19处历史遗留矿山开展验收,涉及面积约985亩,恢复耕地面积约321亩。

“检察机关通过立案磋商和持续跟进监督,助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荣昌全辖区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工作,实现矿山修复、耕地保护的双赢多赢共赢局面。”人民监督员、荣昌区广顺街道天常村党总支书记蒋如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