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重庆日报】与“法”同行 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大渡口区全面开展区域法治课程《“莎姐”进校园》
时间:2021-09-14  作者: 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21年9月10日,《重庆日报》第4版半版刊登《与“法”同行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大渡口区全面开展区域法治课程〈“莎姐”进校园〉》一文,内容如下:
 
    青少年法治教育对于国家长远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与个人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开始于2004年的大渡口区区域法治课程《“莎姐”进校园》,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背景,在区教委、区检察院、区进修校,以及重庆市第三十七中、九十四中、九十五中、育才小学、区实验小学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广泛参与下,经过10余年的摸索与试验,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真正让法治教育走到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里,引导青少年养成崇法、学法、尊法、护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莎姐”是谁?“莎姐”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莎姐”青少年维权岗的代称。

   2004年,大渡口区检察院7名女干警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较为突出的情况,提出改变办案模式,做更多向前、向后延伸的工作,得到院党组支持后,以女干警王莎的名字命名的“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应运而生,后来又逐步设立起“莎姐”热线、“莎姐”信箱、“莎姐”谈心室,编绘多期法治漫画口袋书《“莎姐”讲故事》,开展“莎姐”法治微课堂等,用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普法宣传、预防帮教、疏导矫正。
    10多年的时间里,“莎姐”法律服务成为具有重庆特色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品牌,也成为全国检察系统具有较大影响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

    大渡口区教委以“莎姐”品牌为依托,与区检察院携手开展“莎姐”进校园系列活动,成为“莎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从组织课程团队、进行前期调研、专题研究探讨、开发课程资源、开展课题研究等多方面入手,构建了区域法治课程《“莎姐”进校园》。

    据大渡口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莎姐”进校园》区域法治课程以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为核心,围绕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这门特色法治教育课程突出多种维度的教育内容,既有守法意识塑造,又有维权方法传授;既突出法律规范的知识教授,又注重守法用法的经验交流。除了课堂教学主渠道之外,该课程还通过故事教学、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党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实施。
    目前,大渡口区教育系统围绕《“莎姐”进校园》法治教育课程,共有1个市级课程创新基地、1门市级精品课程、12项市区级科研课题,多篇相关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
    5月18日上午,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实施成果采访团来到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和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与该校学生一起在校内的法治安全教育基地聆听了一堂精彩生动的法治课。授课的王巍然检察官正是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莎姐”宣讲团中的其中一员。

    近年来,大渡口区部分中小学通过从大渡口区检察院选聘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法治教师的方式,全力保障青少年法治教育开展。
据了解,“莎姐”法治教师会定期到学校向教师、家长普及法律知识,对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自护教育,帮助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树立良好品行,对因违法犯罪受过处理、需要继续帮教的青少年进行帮助教育。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莎姐”陈鹏宇检察官仍通过网络坚持为全区中小学开展“莎姐”说法战“疫”云课堂活动,让疫情期间的孩子们不脱离接受法治教育的机会。

    此外,“莎姐”法治教师还在区内各中学建立“莎姐”校园法律社团,将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开展教育。学校德育处或团委书记负责对“莎姐”校园法律社团进行管理,“莎姐”检察官及法律志愿者负责对社团活动的开展进行专业指导,共同探索参与式、体验式的法治教育新模式。同时,通过搭建“莎姐”法治教育基地,设立法治安全教育中心,将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融为一体,让青少年能够形象认识触犯法律的危害和掌握面对危险时的应对措施,教育青少年提高法律安全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据悉,在“莎姐”积极构建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中,大渡口区目前已有9所中学设立“莎姐”校园法律社团,建立5个观护帮教基地、4个法治教育基地。公安、医院等体系也加入其中,共同建立了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确保未成年被害人的权益得到全面保护。


   2019年初,大渡口区“莎姐”未成年人帮教维权云平台(以下简称“莎姐”云平台)正式上线。凡在大渡口辖区内,市民想要监督针对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孩子遇到困惑、需要心理咨询,都可以通过该平台提交信息,并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这不仅是大渡口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一次有力尝试,也是重庆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延伸。


    据“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办公室主任梅玫介绍,“莎姐”云平台重视并深挖平台线索,可以对未成年人行为进行自动分类,组织开展个性化预防,对未成年人犯罪相关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整理需要帮教矫正、帮扶救助的未成年人项目化需求清单,并向相关机关、社工组织、“莎姐”志愿者等发布任务,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多年实践,“莎姐”由单一的检察工作品牌,打造成为体现“共治”与“精准”理念的全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品牌,形成了“注重顶层设计—凝炼教育主题—整合教学力量—创新教育方式—发挥协同优势”五位一体青少年法治教育长效机制。
通过“莎姐”进校园,大渡口区教委、各中小学校致力于全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均衡化发展。在“莎姐”经验的影响下,大渡口区教委结合上级文件精神与区域实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三全一重”思路,即全员、全程、全方位与突出重点。经过多年实践,大渡口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整体推进,大渡口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得到极大提升。有关数据表明,大渡口区未成年人犯罪数逐年下降。

    如今的“莎姐”,已经发展成护航未成年人成长的普法大品牌。大渡口区教委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的要求,将《“莎姐”进校园》课程进行全面实践应用,并使“莎姐”的作用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取得一系列工作成绩。该区域法治课程有效促进了区域青少年法治素养的提升,推动了区域法治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收获了广泛的社会美誉。

    2021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大渡口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莎姐”进校园》区域法治课程为抓手,推进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行动,构建长效机制,护航未成年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