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去年以来市检察院一分院组织公开听证25场次
时间:2021-06-29 作者: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
新闻来源:
【字号:大 | 中 | 小】
6月10日,市检察院一分院召开公开听证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2020年以来一分院开展检察公开听证的主要做法和相关数据,介绍了应用检察听证对履职整改成效进行评估、以检察听证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典型案例。
公开听证以公开促公正,将事实、证据、适用法律等进行充分阐释后,让当事人了解司法机关为什么这样处理案件。在公开听证后,案件确有问题的会依法进行纠正;没有问题的,各方充分发表意见。
在去年的一起案件中,检察公开听证就发挥了作用。
去年1月,一分院发现重庆某公司在距长江岸线不足800米的山坡,违规堆存大量工业固体废物,因未采取防淋防渗等“三防”措施,导致淋溶液直排长江。
经检测,渣场旁渗坑内淋溶液呈碱性,氨氮浓度是地表水Ⅲ类标准的25.3倍。
“同时,我院还发现该区生态环境局监管履职不到位的情况。”据介绍,去年6月,该院依法就这一污染事件向该区生态环境局送达诉前检察建议书。该区生态环境局收到检察建议后,进行了积极的整改。
整改后的效果是否达到环保标准?环境保护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群众对此有何评价?为此,办案组除了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外,还提出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选任5名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广泛代表性的听证员,举行公开听证,让整改效果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听证会后,该院结合“回头看”实际情况,决定采纳听证意见,依法终结案件审查。今年3月,该检察院协助支持该区生态环境局与涉案企业达成生态损害赔偿协议:涉案企业就其环境侵权行为支付生态损害赔偿费350万元。
“我们在该案中首次成功运用公开听证方式对行政机关的履职整改成效进行评估,既保证了当事各方的权益,实现了法律监督的公开透明,又达到了诉前实现公益保护这一目的,确保了最佳司法效果。”一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院长李燕介绍,这也为今后做好公益诉讼案件的公开听证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据了解,2020年1月至今,一分院共组织公开听证25场次,听证涉及刑事申诉案件9件,占36%;审查逮捕案件1件,占4%;拟不起诉案件1件,占4%;民事诉讼监督案件10件,占40%;行政诉讼监督案件2件,占8%;公益诉讼案件2件,占8%;听证活动中,共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9人次,人民监督员50人次,其他社会各界人士9人次参与听证,有力增强了公开听证的广泛性、多元性和专业性。
针对下一步工作,李燕表示,该院将以问题为导向、以新要求为目标,通过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主持公开听证会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援助律师在公开听证环节的积极作用,以及制定检察公开听证工作的实施细则、加强听证案例编纂工作、大力开展听证工作教育培训等措施,全面推进公开听证工作,不断提高检察机关司法透明度及执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