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制与新闻》2023年8月8日刊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秀美山川及璀璨人文是重庆市奉节县中外闻名的重要原因。如何守护好奉节山河安澜、历史古迹?重庆奉节公益诉讼检察从守护自然及人文两个方面着手,以小支点撬起大保护,担当守护奉节“新使命”。
不负绿水青山
奉节是三峡“四百里天然立体画廊”的起点,但消落带治理却一直是棘手的问题。
2021年6月,奉节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该县一号桥外侧的位于消落区的河滩处有大量固体废弃物露天堆放。经现场调查,这些废弃物主要是附近船舶修理厂拆解作业后的废弃钢制品、铁制品,不仅会影响消落区自身环境,更会对长江水体造成污染。
同年6月17日,奉节县人民检察院决定对此案进行立案审查。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同意后,7月5日,该院向奉节县水利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全面履行河道监管职责,依法查处侵占长江岸线、污染消落区的违法行为,督促企业清理违法堆放的固体废弃物。奉节县水利局随后对全县涉河建设工程开展全面排查,及时依法查处河道“四乱”行为。
“废弃钢材等固体垃圾没有了,河滩也重现生机。”2021年9月,参加公益诉讼“回头看”的重庆市人大代表修于茗欣喜地发现这一变化。
护航乡村振兴
2022年2月,奉节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辖区内多家乡镇小作坊存在废水直排、环境脏乱等问题。随后,该院向当地生态环境局发出全面查处、督促整改的检察建议,推动开展“规范小作坊生产经营”专项行动。何某经营的腊肉作坊就在此列。
“治标更要治本。”了解到何某有办企业的意愿后,该院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指导,帮助其顺利拿到企业注册登记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升级无烟环保全自动腊肉腌制、烘干、包装一体化生产线。“转型成功后,腊肉成品合格率达到100%。”何某预计,今年有望实现净利润50万元。
2023年7月11日,该案入选重庆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从“问题作坊”到“放心企业”,这是奉节县人民检察院能动履职开展溯源治理的成功样板,也是服务乡村振兴、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的生动例证。
守住文化遗产
“竹园老街尽是危房,你们可以管管这事儿不?”2022年3月,奉节县人民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举报线索。该院在开展代表建议、委员提案筛查时,也发现了关于尽快修复老街、中街和下街的议案。
该院立即立案调查,随即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完成36户住户的搬迁安置,并协助申请专项资金推进文物古迹修缮和保护工作。
安置修缮完成后,竹园老街焕然一新,修缮后的关帝庙、兰家宅、下园门等文物保护单位逐渐成为竹园旅游热门打卡点。
2021年以来,奉节县人民检察院围绕古建筑、古街市、古遗址、革命文物等不可移动文物受损问题,共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4件,开展专项巡查23次,对65处烈士纪念设施和5处古建筑进行了保护。
另外,奉节县人民检察院为拓宽公益诉讼线索渠道,还广泛调动群众力量,建立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不断凝聚公益诉讼保护合力。
“近年来,我院通过公益诉讼检察履职,持续凝聚法治合力,既护住‘诗城’山清水秀,又守住‘诗城’历史底蕴。下一步,我院进一步强化与各行政部门的协同联动,以更优履职、更好实效保障民生福祉,为助力奉节发展贡献更多检察力量。”奉节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庞伟华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