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他们利剑出鞘、维护正义;对话罪错少年,他们释法说理、帮教引导;面对被害未成年人,他们立体救助、雪中送炭;站上普法讲台,他们春风化雨、以法为教。
他们就是奉节县检察院“莎姐青少年维权岗”,扎实践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用爱心和柔情,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先后获得重庆市“青春倡廉示范岗”、重庆市检察机关“党员先锋岗”、重庆团市委“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2021年,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为迷途知返的孩子开一扇窗
“帮教工作时间长,耗费精力多。但如果能让曾经的罪错少年回归社会,不仅挽救了一个孩子,更挽救了一个家庭。”“莎姐青少年维权岗”的负责人任薪宇表示,“‘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办案理念。”
2017年3月,小彭涉嫌盗窃罪一案被移送奉节县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官在审查后认定,小彭伙同其他6名未成年人,盗窃女式踏板摩托车1辆,涉案金额3819元。
“小彭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曾经所犯下的错误也表现出深深的悔意。”作为该案的承办人,颜纲对案件细节仍记忆犹新。
考虑到小彭是初犯,又是未成年人,同时小彭涉案金额不大,事后积极赔偿被害人并取得谅解,可以给予一次从宽处理的机会。2017年7月,奉节县检察院对小彭作出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为6个月。
在接下来半年的考察中,检察官定期向小彭的家庭、学校和所在社区了解其生活学习状况,并引导小彭加强法律学习、树立人生目标、净化朋友圈。2018年1月,小彭考察期满,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
考察是有期限的,但帮助并未停止。“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小彭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也有强烈的回归社会意愿,但也存在着青少年冲动、盲从的特点,而且对未来没有规划。”综合考虑小彭的情况,检察官决定继续对小彭进行持续性的帮助和引导。
考察结束不久,检察官就来到小彭家中,对其父母进行家庭教育,建议他们加强对小彭的引导;同时,定期向小彭进行沟通,了解他的精神、学习状态,鼓励他将重心放在学习上。检察官还来到小彭实习锻炼的地方与他进行交流,向他赠送励志书籍,鼓励他树立远大志向。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小彭的闪光点逐渐显现,不但顺利完成学业,大学期间还2次在重庆市举办的工程测量、测绘比赛中获奖。
“现在我在四川省内江市某工程管理咨询公司实习工程资料员,也为自己规划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由衷感谢检察官对我耐心的教育。”2021年春节,小彭给检察官发送了一条祝福短信,与检察官分享了现在工作情况。这次持续帮助的“马拉松”,终于迎来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一体化办理模式下,我们能更早了解到涉案少年的情况,对未成年人的预防帮教措施也更加丰富。”任薪宇介绍,近年来,奉节县检察院“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创新工作思路,拓展“临界预防”、异地帮教、全程帮助等针对罪错少年的预防帮教措施,深化未成年人案件办理效果。2017年以来,47名涉案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
为被伤害的孩子照一束光
为被害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
“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后。”这是电影《少年的你》中的一句台词,也是“莎姐”检察官在保护被伤害的未成年人时最生动的注解。
2021年3月,一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移送奉节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的过程中,我已经明显感受到了案件的发生对小李及其家庭产生的严重影响。”颜纲表示,被害人小李是留守儿童,平时跟奶奶生活,一家人全靠父母在外打工挣钱。小李遭受伤害后,父母选择回家照顾她,再加上小李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针对案件的特殊情况,我们将司法救助关口前移,让小李一家能更快渡过难关。”“莎姐”检察官和刑事申诉检察部门一起开展司法救助审查,通过实地走访,全面了解小李的具体情况,在确定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后,迅速启动救助程序,为其申请到救助金1万元。
也正是这次走访,检察官细心地发现,小李的精神状况并不好。据其家人介绍,小李本来就有发育迟缓的问题,案件发生后,更出现了沉默寡言、厌学的情况。这让检察官认识到,单纯的救助金无法满足被害人的救助需要,必须采取多元化救助方式。
随后,检察官启动“救助+”机制,在开展司法救助的同时,以多种方式帮助小李:开展心理辅导,帮小李赶走“心魔”;建立心理健康持续帮教机制,委托心理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员,为小李提供持续性的心理咨询;综合开展社会救助,积极联系当地政府为小李一家解决低保问题。最终,在检察机关的帮助下,小李一家的生活逐渐走向正轨。
近年来,奉节县检察院“莎姐青少年维权岗”以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为基础,贯彻“应救尽救”理念,建立起以司法救助为中心,融合就业就学、心理咨询、家庭帮助、诉讼救济等方式的多元化救助格局,确保救助真正发挥实效。开展司法救助27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6.3万元。
为孩子的成长助一份力
和县教委对校园安全进行检查
办案怎样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他们的答案是:对办案中发现的社会治理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检察建议并督促整改,促进社会综合治理法治化。
2021年奉节县检察院发现多起未成年人犯罪与酒吧相关,于是开展对酒吧等娱乐场所开展常态化监督。检察官发现,县内多家酒吧存在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向未成年人提供酒水等情况。
“酒吧是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娱乐场所,他们身心发育尚未健全,经常出入酒吧极易沾染不良嗜好,结交不良朋辈,引起犯罪或者遭受侵害。”为此,奉节县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加强对县内酒吧、KTV等娱乐场所进行常态化监督力度,提高酒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开展法治宣传,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抵制诱惑的能力等。
随后,相关部门,开展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对与多起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有关系的酒吧,进行从严整顿。检察机关在回访时也发现,酒吧将关于未成年人的禁止性规定张贴在更醒目的位置,经营秩序也更加规范。
车辆营运、校园周边安全、娱乐场所经营秩序……从2020年起,“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发出涉及未成年人的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6份,有效凝聚合力,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