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姐普法
奉节:一个校园被欺凌者的黑与白
时间:2022-05-2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校园欺凌在近年来呈现出低龄化、严峻化的态势,极大地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今天就跟着奉节县检察院的“莎姐”检察官张兰欧一起走进舞台剧中主人公“李某”的世界,从第一视角正确辨识校园欺凌行为,学会自我保护,树立法治意识。
 
什么叫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多次或单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或者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和伤害的行为,对另一方造成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事件统称。这种行为不同于同学之间普通的打打闹闹,带有很明显的强弱势角色区分,强势方会让弱势方感到心理压制。
 
校园欺凌有哪些表现?
 
①身体欺凌:指直接攻击同学的身体,比如通过推搡、抓挠、掐捏等方式给其他同学的身体造成伤害。
 
②语言欺凌:通过语言对其他同学的心理造成伤害。
 
③社交欺凌:社交欺凌也称心理欺凌,是通过群体行动的方式来达到欺凌的目的,主要表现为对被欺凌者进行孤立、团体排挤或集体隔绝。
 
④财物欺凌:主要表现为破坏、索要同学的财物,比如通过破坏、抢夺,使其他同学交出或者购买学习用品、零食。
 
⑤网络欺凌:通过社交软件、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途径,以发信息、照片、视频的方式广泛传播他人信息来贬低、侮辱其他同学。
 
⑥性欺凌:通过使用与性相关的语言、动作或者其他方式而使受欺凌者感到害怕。
 
如何避免遭受欺凌?
 
①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自信心。不因他人的言语影响对自己的看法,对未来的追求,让欺凌者感受不到想从你身上获得的优越感。
 
②加强锻炼,增强体格,学会自我保护。我们不能以暴制暴,但也要学会必要的防御技能。
 
③结交一些可以信赖的朋友。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不让自己独来独往,可以减少遭受欺凌的机会。
 
④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在面对欺凌时要勇敢地说不。坚决不能以沉默助长施暴者的嚣张气焰,否则可能会不断被侵害。
 
怎样在欺凌中保护自己?
 
首先,要尽量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找机会逃离现场;其次,要给予适当的反击,但是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最后,记录下被欺凌的过程,寻求同学、家长、老师、学校或者司法机关的帮助。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检察院 地址:奉节县鱼复街道公平巷53号
电话:023-56516711 传真:023-56516768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