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检察院>>检察新闻
【“双先”表彰】高小琴:在控申窗口“钉”出司法温度
时间:2025-06-2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您慢慢说,我记着呢。”她俯身倾听,以笔为桥,在最贴近群众心声的控申窗口,用最质朴的坚守诠释着最温暖的检察情。扎根控申岗位5年来,三本磨破封皮的接访日志、318人次的耐心倾听、上百次田间地头的足迹,无声记录着这位新时代青年检察辅助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城口县检察院聘用制书记员高小琴。


2025年4月29日,在市人社局与市检察院联合表彰的“检察机关先进个人”名单上,高小琴作为唯一获此殊荣的聘用制书记员,以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生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续写检察为民的新篇章。


“钉”在窗口,甘做群众心声的“连心桥”




控申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窗口。深谙此理的高小琴,将岗位视为锤炼能力本领最好的“练兵场”。初入检察院时,白天,她如饥似渴地向同事请教程序性事务;夜晚,她挑灯自学法律知识,复盘当日所学。日复一日地坚守,让她从青涩走向成熟。


“理解让人”“换位思考”“用心解纷”是她始终铭刻于心的工作准则。坚持“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善用群众语言沟通,是她融化心结、传递温度的“法宝”。


这份专业与耐心,在王某某与原工作单位的民事申诉劳动争议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该案历经城口县法院一审驳回诉讼请求、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市检察院予以维持决定,王某某对此结果难以接受,心中始终有结,此后9次到城口县检察院申诉信访。


“我要拿回我该有的工龄工资、失业基本生活费……”面对这位执着于自身诉求的老访户,高小琴始终秉持“如我在访”的同理心。每一次接待,她都温和而坚定地解释:“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您看,当初双方是自愿签署了调解协议的,白纸黑字,具有法律效力……”


同时,她又逐条耐心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将晦涩的法条转化为“土话”。为了让王某某直观感受、理解,她甚至手绘了一张案件流程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各个阶段的处理结果。正是细致的释法说理和真诚态度最终解开了王某某的心结,促成其息诉罢访。


五年来,她协助办理刑事申诉案件7件、上级交办案件2件,清理化解疑难复杂信访案件4件、律师阻权案件8件,组织人民监督员参与公开听证113件共337人次。在这些案件中,她看到了检察官的为民情怀,也将份初心深植于心中。



“钉”穿积案,巧解缠绕多年的“死疙瘩”




2023年4月,控申大厅内,高小琴正在俯身倾听卢某某诉说一桩长达数十年的心事。原来二十余年前,卢某某任某村社长,因村建水库征地拆迁,由征地项目工程指挥部发放征地补偿款,一部分补偿款直接发给农户,另一部分由卢某某代领发放。


然而,由于交接上的问题,新来的财务将本应直发给农户的款项也全额付给了卢某某。这意味着卢某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重复领取了一部分补偿款。


2001年,该院在办理该项目管理人员王某某等人贪污受贿案时,发现了这笔重复支付的款项,依法对该款项予以扣押。但因当年财务管理混乱、账目杂乱,卢某某在案件结束后核对时,始终无法弄清款项构成,坚信检察机关多扣押了金额,自己“吃了亏”,难以释怀,多年来反复申诉上访。


“把信访人合理的诉求解决好,把不合理的诉求解答透,切实解决信访人的实际问题。”这是高小琴对自己定下的准则。面对这起陈年积案,她与承办检察官迎难而上。


“由于时间久远,案卷材料多为手写,很多内容都不清晰,需要一点一点去核实。”高小琴坐在堆满16卷泛黄卷宗的办公桌前,指尖顺着褪色的墨水痕迹逐行移动,在便签纸上反复推演数字逻辑。


针对潦草的涂改和缺漏的凭证,她耗时两周核实账目,甚至翻出十年前的财务制度逐条比对。最终,高小琴协助检察官一丝不苟地梳理还原账目,清晰核算出卢某某当年的支付情况。完成核算时,她揉着酸涩的眼睛笑道:“这下总算能给当事人一本‘明白账’了。”


同年5月,该院邀请人民监督员、当地村委工作人员、律师、财税公司工作人员共同对该案件进行上门听证。高小琴协助检察官,将梳理清晰的账目、凭证和政策法规,用卢某某听得懂的“家常话”耐心解释。当卢某某亲眼看到白纸黑字的证据,亲耳听到清晰透彻的解释后,积压心底多年的疑虑彻底消散


“这个疙瘩长在我心里十多年,今天总算透亮了!”卢某某在听取最终审查结果后,当场签署了息诉罢访承诺书。


至此,这场长达数十年的缠访案件画上了句号。



“钉”牢保障,为困境家庭撑起“暖心伞”




“高姐姐,我现在数学能考85分啦!未来,我要好好学一门技术……”在电话的那头,小林兴奋地向高小琴汇报近况。这份改变,源于高小琴在筛查数百件案卷时对小林一家的关注。


2022年,一起刑事案件,瞬间切断了小林家的经济支柱。家中两位年迈老人需要照料,仅靠哥哥打工维生,未满16岁的小林因心理重创辍学在家,全家深陷困境。


不能让这场变故困住孩子的人生。高小琴立即将该情况汇报给检察官。鉴于案件发生在外省,但被救助人户籍在城口,城口县检察院果断启动“跨区域联动救助”机制。为保障困境儿童长远权益,在检察官带领下,高小琴积极联系教育局、民政局、乡政府等单位,协助构建“1+N”长效救助体系,配合落实“心理修复+教育保障+社会兜底”帮扶模式,推动该院司法救助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如今,小林重返校园并被免除三年学杂费,家庭每月也获得基本生活保障。该案件被重庆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司法救助典型案例。5年来,高小琴共计协助检察官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30件,救助困难群众42人,发放司法救助资金共计60.8万元。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为聘用制书记员,高小琴虽不是办案的主力,但她以“螺丝钉”般的定力与匠心,深深“钉”在控申为民的第一线。她的身影,是万千默默奉献的检察辅助人员的缩影;她的汗水,同样浇灌着新时代检察事业的沃土,在平凡的岗位上,“钉”出了不平凡的司法温度与为民担当。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检察院

地址:重庆市城口县复兴街道春雨路3号 电话:023-59222000  传真:023-592220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