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13日上午,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审判大厅座无虚席,坐在公诉席上的是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的三名检察官,而被告席上正在接受审判的则是网络诈骗高手佘云龙。中午12点审判结束,审判长高声宣布:被告人佘云龙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听到判决后,佘云龙当庭表示服罪,不再上诉。至此,重庆市最大的网络诈骗案尘埃落定。
网络“110”接到报警邮件 2003年5月21日,重庆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的网络“110”接到一封来自江苏省的报警邮件。该邮件的主人曹某称,当月7日,其将3500元钱汇到中国交通银行重庆分行户名为朱峰的一张太平洋卡上,用于在奇特网站qitew.yeah.net上购买移动电话拦截器,想不到一直没有收到货物,也没有回音,怀疑被骗了。由于收款人留的是重庆地区的电话号码,因此请求重庆市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9月17日,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的网络“110”再次接到报案,哈尔滨市的宋某在报警邮件中同样称,其花2000元钱在www.qi-te.com上购买的无线摄像笔一直没有收到,怀疑被骗,因对方所留的地址在我市,请求我市警方侦查。
经过分析,警方认为这很可能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诈骗案。9月23日,警方果断决定立案侦查。
重庆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经过严密的网络布控,终于发现犯罪嫌疑人经常在沙坪坝一带的网吧出没,遂决定重点监控该区的网吧。
10月6日上午,监控显示:嫌疑人在沙坪坝“金龙网吧”出现!警方迅速出动。上午10时许,正在网上兜售“奇特器材”的佘云龙被当场抓获,并从其租赁屋内查获手提电脑、数码相机、手机、假身份证、多张银行卡及现金等作案工具和赃款赃物。
佘云龙,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西宁乡人,现年22岁。由于家境贫困,1998年佘云龙初中毕业后即回家务农,2001年前往深圳打工。虽然打工辛苦,工作时间又长,但精力旺盛、生性不甘寂寞的佘云龙在工作之余,总是喜欢到网吧上网消磨时光,把大部分打工收入都花在了网吧上。但佘云龙并不觉得心疼,相反却认为这些钱花得值得,因为网吧给了他精神寄托。但2002年12月遭遇的一次网上诈骗事件一下子就使佘云龙被骗了600多元,这让佘感到伤心至极,并由此彻底改变了佘云龙以后的人生轨迹。
被 骗
2002年12月,佘云龙在深圳一家网吧上网时,浏览到一个声称专卖间谍器材的网站,怀着好奇的心理,佘云龙快速将网站浏览了一遍。在该网站上,各种间谍器材应有尽有,直看得佘云龙眼花缭乱。接着,佘云龙又仔细看了部分产品的性能说明和价格,这更让佘云龙喜出望外:其产品不仅功能强大,而且价格并不算高,从几百元到四千元不等,自己都可以买得起。对虚拟世界不甚了了且不知有网络陷阱的佘云龙信以为真,并马上与对方取得了联系,详细了解了网站上一种叫“卫星电视破解卡”的产品的性能。对方称这种产品属于高科技专利产品,能接收到非常微弱的卫星电视信号,只要将这个卡连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接收到全部卫星电视信号,包括港、澳、台甚至国外的电视节目都可以收看得到。有这样的好事,佘云龙心里真是喜不自胜,第二天即将685元现金汇到了对方指定账户上。想到过几天就可以收看到令人刺激的国外电视节目了,佘云龙心理有说不出的兴奋。半个月过去了,没有一点音讯,佘云龙遂上网给对方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要求尽快发货,对方回邮件称货已发出,再等两天就可以收到。佘云龙在焦虑中又等了半个月,还是未见货的踪影。怀着一线希望,佘云龙又多次上网和打电话与对方联系,但却再也没能与对方联系上。此时,佘云龙如梦初醒,自己受骗了。这样一来,不但看刺激节目的希望破灭,自己辛苦挣来的685元钱转瞬间也打了水瓢,这让佘云龙感到万分伤心,一连几天吃不下睡不着。
按说上了当本应该好好从中吸取教训,并报告公安机关,但佘云龙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却从反面“悟”出了门道:既然这样骗钱容易,干脆自己也这样来骗别人,且不是可以轻松发财吗?哪还用得着辛辛苦苦去打工呢。于是一个罪恶的网络诈骗计划在佘云龙头脑中形成了。
骗 人
要骗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实施网络诈骗行为,必须先建立一个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这需要有一定的电脑和网络知识,而佘云龙虽然喜欢上网,但对电脑和网络知识却知之不多。为此,佘云龙特意到书店买来电脑书籍,一门心思自学起来,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佘云龙就掌握了建立网站、网页制作等基本知识。由于在深圳人生地不熟,加上口音不同,语言沟通方面又有一定困难,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别人的警觉,将作案据点选在广东显然不恰当。经过再三考虑之后,佘云龙最终决定将作案据点选在重庆。一则重庆是个大城市,网吧到处都有,可以很方便地选择网吧作案,且随时可以改变地点,这真是搞网络诈骗所必需的;二则不存在口音方面的问题,要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也方便,在网吧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自然就不容易暴露;三是重庆离遂宁老家不是很远,万一出了什么事还可以马上回老家躲避。
2003年1月,佘云龙只身来到重庆,并立即行动起来,为实施诈骗行为紧锣密鼓地做着各种准备。为方便与购货者进行联系,佘云龙专门配备了两部手机,还在其租住处安装了电话。光这还不行,对方如果汇款来汇到哪里呢?当然不能汇到自己真实姓名的账户上,那样太容易被查出了。为此,佘云龙又花钱找不法分子办了两张假身份证,一张取名为朱峰,一张取名为李强,并用这两张假身份证到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办了多张银行卡,专门用于收取骗来的赃款。
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2003年1月底,佘云龙在一台国外服务器上申请了一个免费空间,同时从骗自己的那个网站上下载了一些页面,又从网上找了许多间谍器材的图片和资料上传到那个国外服务器上,将这些图片、资料拼凑在一起,取名为“间谍器材”网站,声称专营卫星数据接收卡、移动电话拦截系统、电话变声器、专用无线摄像笔等数十种间谍器材及电脑、军用物品等,同时还提供破解、窃取密码等黑客手段的服务业务。两周以后,果然有一人上钩,山西的王先生汇来680元购买“黑客手机芯片”,之后至2月底,又有两人进套。一个月时间共有三人上当,骗得现金两千多元。
由于免费网站点击率不高,骗钱不多,2003年3月初,佘以每年60元的租金在西陆申请了一个50M的虚拟空间,并将自己的网站转到了这里。佘云龙不愧为有“眼光”,转了网站之后效果果然不错,一个月的时间就骗到三千多元。为了把“业务”进一步做大,佘云龙特地花了二十多天时间对自己的网站进行了精心的改善,并花360元在福建保灵科技公司申请了一个200M的虚拟空间,又转而将自己的网站设在了这家公司的服务器上。为了使网站更具吸引力,佘同时将网站更名为“奇特器材”网站。四个月时间,佘共骗得汇款近四万元。2003年8月,佘云龙再一次转换网站地址,花300元将自己的“奇特器材”网站转到了四川西部数码公司的服务器上,直到10月6日案发时,佘又骗到约五万元。
为了方便操作,2003年5月,佘忍痛花一万多元赃款购买了一台手提电脑,专门用于作案使用,从而使作案手段和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升级”之后,业务果然比以前好多了。据佘交待,其所诈骗的近10万元中,有约8万元是在“升级”之后的半年时间里骗到的。
事实上,在“间谍器材”网站和“奇特器材”网站上兜售的所谓间谍器材、黑客器材、军用产品等,佘本人从来没有看到过,甚至没有听说过,完全是根据一些网民的猎奇心理凭空想象出来的名字,纯属子虚乌有,想不到还是有那么多名网民上当受骗。据佘交待,如果对方发邮件或打电话来了解,就跟对方胡诌一通,并尽量迎合对方心里。对方一旦将钱汇到指定账户,就终断跟对方的联系,并立即将汇款取出存到以自己身份证开户的账户上。这样,即使公安机关发现并冻结了这个账户,骗来的款也已揣入囊中。
受害者远及日本和新西兰
在佘云龙设置的骗局中,共有30余人上当受骗。受害者分布在江苏、宁夏、新疆、湖北、湖南、山东、黑龙江、安徽、山西、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除国内受害者外,骗局居然涉及到了外国人。远在日本的林女士因为丈夫在外工作,一个人在家里,担心出现治安问题,在“奇特器材”网站发现有监视器后,马上向佘云龙汇款购买监视摄像机,准备放在家门口监视盗贼,结果被骗。和日本的林女士一样,新西兰一居民同样因为在 “奇特器材”网站上购买监视摄像机而上当,被骗200多美元。
心态各异的受害者
本案中,佘云龙的诈骗伎俩其实并不高明,稍有一些常识的人都可以识破其中的骗局。而佘云龙的诈骗行为之所以得逞,除受害者自身普遍缺乏应有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佘云龙成功抓住了一些网民的心态,并投其所好。
概括起来,受骗者心态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对当地的社会治安存在担忧,购买器材由于防盗,如前文提到的林女士;二是一些人存在猎奇心理。杭州受害者何某具有代表性,他在互联网上发现了“奇特器材”网站有手机定位器出售,网站上说,有了这种定位器,只要和对方一通话,马上就能知道对方的位置。这不相当于GPS全球定位系统吗?其亲戚朋友都没有这种高科技装备,如果自己首先有了,在通话时立马说出对方的位置,对方定会大吃一惊,这多有面子,遂毫不犹豫地汇了3000多元到佘云龙指定的账户上;三是图便宜。广西的杨先生在浏览“间谍器材”网站时,发现其一款康柏掌上电脑售价仅为1550元,而市场上这一款电脑的售价为4500元左右,杨先生当即拨打上面所留的电话与佘云龙进行联系,得到佘云龙肯定答复后,这位杨先生随即就往佘云龙制定账户上汇入了1550元;四是一些人居心不良而被骗。如山东的王先生在看到“奇特器材”网站上有无线摄像笔出售时,心中窃喜:有了这玩意儿,要监视别人不是很方便吗?于是马上汇了2000元购买。(本站通讯员 李树荣 杨守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