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陨落的政坛明星
时间:2004-06-25  作者: 该站(报)记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03 年 12 月 23 日 , 广西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判决广西北流市市长、年仅 34 岁的李水明有期徒刑 10 年 , 一颗原本耀眼的政坛流星就这样陨落了……

     茫茫宇宙 , 时而有一颗璀璨的流星划破夜空 , 瞬间消失 , 人们在赞叹它的璀璨之时 , 也感叹它生命的短暂。宇宙中有流星 , 政坛上也有流星 , 34 岁就当上北流市市长的李水明就是这样一颗流星。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李水明 ,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生在广西全州县全州镇的贫穷山村青龙村。少年时期的李水明日子极其艰难 , 兄妹六人他是老三 , 加上父母一家八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土里刨食 , 种田种菜养猪 , 勤劳节俭。父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 节衣缩食地供养孩子上学 , 指望他们能出人头地跳出农门。李水明读书用功加上天资聪颖 , 在 1983 年高考时以理科全州县第二名、广西前十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

     然而人争气 , 身体却不争气,正当他在清华大学发奋读书时 , 却得了慢性肝炎,不久就病情恶化 , 虽经北京的大医院治疗数月仍不见好转。 1985年初,他只得休学回到家乡。雏鹰未曾翱翔先折翅,令父母伤心不已。他在家休养期间也曾到过无数医院医治 , 但依然不见好转, 直到气息奄奄。焦虑的母亲听说几十里外有个擅长治疗肝炎的老草医 , 就把儿子送去治疗。几十里的山路只能靠两条腿走 , 是伟大的母爱使得只有 40 公斤体重的瘦小羸弱的母亲 , 背起了 50 多公斤的儿子一步一步地挪动着脚步 , 来回背了六个多小时。也许是伟大的母爱感化了苍天 , 经过老草医回春妙手的几次治疗 , 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李水明 , 过了几个月竟能复学了。

       “ 我要报答我的父母亲 !”18 年后的今天 , 铁窗下的李水明热泪盈眶地向检察官叙述着这动人的往事 , 叙述着如山的父爱和母爱。病好后的李水明为了避免水土不服肝病复发 , 他选择了转学。 1985 年 秋季 , 他从清华大学转到广西大学改学新闻专业。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和非凡的组织能力 , 他得到了学校的重点培养 , 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还担任了广西学联主席。

政绩不断出 贪婪也疯狂

   大学毕业后 , 李水明分配到了广西玉柴股份有限公司 , 做了一名宣传干事 , 在大学里既学过理科又学过文科的他干起宣传工作来得心应手 , 成绩突出 ,10 个月后就被提拔为团委书记 , 成了这家大型企业的中层领导干部。初登官场的李水明就显示了他的非凡的领导能力 , 在这个大型企业里有数千名团员青年 , 他在团员青年中开展 “玉柴在我心中 , 质量在我手中”的竞赛活动 , 促进了玉柴产品质量的提高 ,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集体和个人 , 引得自治区团委在玉柴召开现场会 , 向全区推广他的经验和做法 , 他因此而被评为自治区的优秀团干部。后来他调到地区行署办、地委办、市委办后 , 又以他那如椽的大笔铺就了他的锦绣前程。几年间 , 他写了不少经济与改革的文章 , 出了几本书 , 得了数万元的稿费,成了众所公认的笔杆子。他当过领导的秘书 , 他的才华得到了领导的器重 , 因而频频被提拔 , 才 32 岁时就被提拔到北流市当市委副书记了。在北流市 , 在他分管的农业、教育、宣传等方面总是不断地出新招、政绩 , 使得自治区的新闻媒体总给予北流市特别的青睐 , 频频上镜头上报纸 , 甚至《人民日报》都曾为北流市刊发过长篇赞美通讯 , 此时的李水明大有鲲鹏展翅恨天低的气势。

   小说《镜花缘》里有个两面国 , 两面国里的人正面是道貌岸然的君子 , 背面却是一张龌龊的嘴脸。李水明也是这样的两面人 , 一方面他有才华努力工作做出了一些政绩 , 另一方面他隐藏着一颗贪婪不羁的心。自从 1991 年调到地区工作当领导的秘书起 , 他就收起了红包。当看到共产党的干部辛辛苦苦工作却清贫如洗 , 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却成 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时 , 恃才傲物的他心理就更不平衡。“我不比别人智商低 , 为什么就不能当阔佬 ?”

      当 “阔佬 ”成了李水明的奋斗目标。常言道 : 有志者事竟成。高智商的李水明写文章是大手笔 , 敛财也同样是毫不小家子气的大手笔。 2002 年底 , 北流市某房地产公司为了获得一块土地的购买权 , 请李水明帮忙 , 前后几次送给了李水明 22 万元。 2002 年下半年 , 北流市市政府欠某建筑工头李某工程款 900 多万元 , 李水明在帮助李某实现债权后狠敲了李某一笔 , 也获得了52 万元的 “收入” 。李水明之所以成为大贪官 , 他除 了“鲸吞”, 也有“细嚼”,几万元的他收 ,2000 元的也收。经过几年努力 , 他有了数百万元的财产 , 终于圆了他的“阔佬”梦。

      2003 年夏天 , 李水明终因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 , 东窗事发 , 被纪委和检察机关分别立案查处。经纪委和检察机关查实 , 李水明自登上领导岗位以来 , 利用职务之便共收受贿赂人民币 90.1 万元 , 美金 1.9 万元 , 另有 190 万元人民币、 92950 元港币和 700 元美金来源不明 , 还有收受红包等非法所得折合人民币 100 多万元。

盲人骑瞎马 夜半临深池

   李水明生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 和传统的中国人一样 , 有着光宗耀祖的思想 , 怎样光宗耀祖他曾想过要学焦裕禄 , 但仅仅是想想而已。在贫寒中长大的他总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怎样报答 , 除了金钱他认为别无其他。他把封建时代的光宗耀祖当作追求人生价值的目标 , 通过“贪 ”来获取金钱 , 来使家庭生辉, 让人羡慕得流口水。他把“ 有权不贪 , 过期作废”作为他的为官信条 , 他剖析自己犯罪的根源时说 :“从有权的那一刻起 , 就想到捞 , 无论是当领导秘书收取红包 , 还是担任市委、市政府领导疯狂受贿 , 都是把权作为商品 , 并在骨子里认为 , 当有权的官是没有几年的 , 先捞先贪再说。 "

      李水明登上领导岗位以后常在同事朋友面前摆阔 , 显示自己的出人头地。 汉高祖刘邦说 , 富贵不归故里 , 犹如锦衣夜行。李水明也是这样 , 当上“县太爷”后 , 总觉得是光宗耀祖的时候了 , 贫寒的少年时代不堪回首 , 今日混到这地步 , 该回村里显示一下了。因此 , 他每年都要驾车回老家青龙村转一转 , 祭扫那青龙山上的祖坟 , 但他一般不在老家过夜 , 而是在县城的宾馆住 , 他嫌家里脏。有一次 , 他心血来潮要回村里过夜 , 就把全套卧具带回家 , 气得老父亲不知说什么好。

   有了权和钱 , 为体现人生价值 , 他时常邀几个相好的女人去歌舞厅潇洒。为避人耳目 , 他把她们带到临近的容县或玉州的夜总会去 , 弄得几个女孩子与他如漆似胶难舍难分。

   为了光宗耀祖并祈求祖上的庇佑 , 他准备在家乡花几万元修祖坟。这位才华横溢的准诗人在一首诗中写道 : 我梦想 / 祖父的坟莹 / 生长出我 / 难以企及的高贵。是深明事理的父亲劝他不要脱离群众 , 阻止了他大修祖坟 , 最后他极不情愿地服从父亲只立了一块墓碑。

   李水明对于养育自己的父母时常感到内疚 , 总想用金钱把他们包装一下 , 让他们享福 , 让乡邻们羡慕得流口水。 所以经常给父母些钱 , 但朴实的父母深知儿子是国家公务员 , 没有多少薪金 ,哪来那么多钱呢 ? 他们只需粗茶淡饭足矣 , 生怕儿子为了钱弄出事来 , 因此超过 2000 元的钱坚决不要。父亲教育他 , 为官要正直 , 要执政为民 , 不要贪 , 不要学李乘龙。给他解释“钱”字的右半部分是由双“戈” 组成 , 贪钱是要被戈刺伤的 , 并用毛笔写了一个大大的“贪”字 , 打上红叉送给儿子以示警戒。 思想的天壤之别使父子俩谈不拢 , 他说父亲“老脑筋”, 父亲担心他会犯罪 , 结果他一意孤行我行我素朝当“阔佬” 的目标去“奋斗”。李水明的妻子也是个正直的人 , 对李水明的所作所为有所觉察 , 经常给他敲警钟。一次 , 她对上门送红包的人哭着求李水明不要收 , 对于上门送礼的人也曾被她不客气地推出门外。

   对于李水明的腐败 , 北流市的一些干部也有觉察。一位老干部教育他 :“水明啊 , 你年轻 , 有前途 , 千万别贪 !” 但他忠言逆耳听不进。这位老干部见他听不进逆耳忠言 , 就用笔谏。 2002年的时候 , 这位老干部曾每周写一封不署名的信给他 , 写了 18 封 , 信里讲的都是腐败案例 , 包括年轻干部犯罪的案例、反腐警言 , 循循善诱地教育他 , 要他用好手中的权为人民办事 , 不要走向犯罪的深渊。然而 , 父亲、妻子、老干部的劝告都没能阻止他那一颗跳动着的贪婪的心。

     “世间什么药都有卖 , 为什么就没有后悔药卖昵 ?”铁窗下的李水明对审讯他的检察官谈起犯罪的往事悔恨不已。但他又好像似醒非醒 , 他纳闷地说 , 北流这方水土 , 怎么尽出贪官呢 ? 俞芳林、卢在权、李乘龙 , 光是被判重刑的厅级贪官就出了三个。他说他给俞芳林当过秘书 , 又时常接触卢在权和李乘龙 , 今天又栽在了北流这块土地上 , 真是近墨者黑啊 ! 他说 , 牢狱之灾也许是因为父亲阻止他大修祖坟而没有得到祖先的庇佑吧 ? 也许是老家青龙山上的那条青龙翻身把他掀了下来 ?

     李水明这颗政坛流星陨落了 , 他的陨落留给人们的是许多的思考 ...... ( 徐铭越 姚建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