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讯(通讯员 李素梅)原江津市日杂公司经理周德云,绰号“甩干机”。沉迷赌博,几年下来不仅输得家徒四壁,而且欠下亲友及高利贷十多万元巨债。周急于“翻本”,铤而走险,挪用公司资金二十多万元,罪行败露前夕,仓惶出逃。五天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周向警方投案自首。目前,该案已侦查终结,江津市公安局将此案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甩干机”的由来
“甩干机”的绰号,是公司的同事给叫出名的。周德云嗜赌,常常主动邀约别人打牌。打麻将,别人不喊收场他决不中途退场;斗地主,只有单A单K都敢抓牌。所以十赌九输。一天,同事小王开玩笑:“你周经理就象甩干机,不把身上的钱甩干,你是不离开的。”大伙觉得这个比喻形象、生动、贴切,很快“甩干机”的绰号就流传开了。几年下来,周德云甩干了60多万元,家里一贫如洗,负债累累,外面欠下十多万的赌债。公司在做家电生意,作为经理的他家里电冰箱也没有。1998年公司改制,身为法人代表的周德云也无钱入股。日子过得很窘迫,债主又催债催得急,周德云“翻本”心急切,终于,他———
甩干了私款
甩公款周德云十赌九输,欠下巨额赌债。仍心存侥幸,想通过赌博的方式反钱赢回来。周德云孤注一掷,加大赌注,麻将从最初的二、三十元一炮涨到二、三千元一炮,一场输赢通常在数万元以上。仅2001年1至9月,他就输掉近二十万元。赌资何来?周德云找得是公司的主意。 2001年,江津市日杂公司下属的长城路塑料编织厂被一家房地产公司以80万元征用了。周德云私自找到该公司经理谎称:“企业要分流职工急需安置费,你先支付点给我们。”这样,周德云私自领取拆迁安置费8万元,投入赌场“翻本”。2004年4至6月,周德云又采取同样手段,私自从文具店买回一本收据,盖上单位公章,私自在房地产公司领走20万元安置费。一部分用于还旧债,一部分继续赌博。周德云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赌越输,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直到———
甩干公款进牢房
周德云滥赌、狂赌渐被其主管单位—江津市供销合作社察悉,供销社于2004年7月30日下文免去其日杂公司经理职务。周德云自知罪行即将败露,8月12日,他到保险公司买了一份“人身意外综合险”。案发后他说:“我到处差得有钱,法律不放过我,高利贷也不放过我,这次出去,本没打算活着回来。多年来亏欠家人太多,买了保险,我死后,希望家里能得到9万元的赔偿,可以聊以度日,多少弥补一下我的愧疚。”听了让人心酸,想当初,周一日输赢9万元是家常便饭。 8月13日,周德云带着身上最后2000元出逃了,从江津逃到成都,成都逃到宁波,宁波逃到贵阳,惶惶不可终日,不敢进旅社,不敢在一个地方呆上一整天,从未睡过一个好觉。懂事的儿子不停地给他发短信:“他,不要在外面跑了,回来自首吧。”
2004年8月18日,在外逃窜5天的周德云始终找不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终于鼓足勇气,电话与江津警方联系,决定投案自首。江津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认定:2001年4月至2004年6月期间,周德云利用职务便利,挪用资金24万元,涉嫌犯有挪用资金罪。近期将移送法院审判。